[发明专利]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3328.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琳;计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泰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1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粒 连续 密封 裂解 系统 | ||
1.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第一密封推进器(2)、胶粒裂解反应釜(3)、第二密封推进器(4)和热源(5),所述料仓(1)安装在第一密封推进器(2)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一密封推进器(2)的出料口与胶粒裂解反应釜(3)的进料口连通,胶粒裂解反应釜(3)的出料口与第二密封推进器(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热源(5)的热媒输出口与胶粒裂解反应釜(3)的热媒进口连接,胶粒裂解反应釜(3)的热媒出口与热源(5)的热媒回流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反应裂解釜包括安装在机架(3.1)上的至少一级串联连接的裂解装置,每一级裂解装置均包括输送机(3.2)和热媒筒体(3.3);所述输送机(3.2)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第一级裂解装置的进料口用于送入胶粒,第一级裂解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级裂解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第二级裂解装置的出料口与下一级裂解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最后一级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用于将裂解残渣输出;其中一级裂解装置上设有油气出口(3.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气由此输出;所述热媒筒体(3.3)套设在输送机(3.2)外部,热媒筒体(3.3)内壁与输送机(3.2)外壁之间构成密封腔室,所述热媒筒体(3.3)一端设有与密封腔室连通的热媒进口,另一端设有与密封腔室连通的热媒出口,最后一级裂解装置的热媒进口用于通入热媒,最后一级裂解装置的热媒出口与倒数第二级裂解装置的热媒进口连接,倒数第二级裂解装置的热媒出口与上一级裂解装置的热媒进口连接,第一级裂解装置的热媒出口用于将换热后的热媒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1)为多层结构,每层安装一级裂解装置,每级裂解装置上的热媒进口、热媒出口分别位于热媒筒体(3.3)两端的底部、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热电偶(3.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级裂解装置上设有防爆口(3.b)。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3.2)采用螺旋输送机(3.2),其包括筒体(3.2.1)、旋转轴(3.2.2)、螺旋叶片(3.2.3)和电机减速机(3.2.4),所述筒体(3.2.1)固定在机架(3.1)上,筒体(3.2.1)一端顶部设置进料口,另一端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旋转轴(3.2.2)设置在筒体(3.2.1)内,旋转轴(3.2.2)两端从筒体(3.2.1)两端伸出并分别通过轴承座(3.2.5)支撑,所述轴承座(3.2.5)固定在支架(3.2.6)上,所述支架(3.2.6)固定在筒体(3.2.1)两端;所述旋转轴(3.2.2)与筒体(3.2.1)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旋转轴(3.2.2)一端安装从动链轮(3.2.10),所述电机减速机(3.2.4)设置在旋转轴(3.2.2)一端旁侧,电机减速机(3.2.4)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链轮(3.2.11),所述主动链轮(3.2.11)与从动链轮(3.2.10)之间通过链条(3.2.12)连接传动;所述旋转轴(3.2.2)位于筒体(3.2.1)内的部分安装螺旋叶片(3.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套(3.2.7)、密封填料(3.2.8)和填料压盖(3.2.9),所述密封套(3.2.7)用螺钉固定在筒体(3.2.1)端部,密封填料(3.2.8)填设在密封套(3.2.7)内并用填料压盖(3.2.9)压紧,所述填料压盖(3.2.9)用螺钉连接在密封套(3.2.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泰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泰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3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