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3268.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林;苏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金黄色 葡萄 毒素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与单链信号探针DNA杂交,形成DNA杂交链;(B)使该杂交链与待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时,DNA杂交链与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DNA;(C)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然后用外切酶催化双链DNA水解成单核苷酸,单链信号探针DNA不水解而保留下来;(D)在单链信号探针DNA诱导下,银离子被维生素C还原生成近红外荧光银纳米簇;测定体系的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传感以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人类自身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平均每年发生数十亿例,发达国家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患食源性疾病。其中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位居首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又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的食源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其污染源和传播途径极广,可途径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因此,防止其污染非常困难。金葡菌可产生A、B、C、D、E、F等多种肠毒素。金葡菌性食物中毒以A型肠毒素引起者最多。因此,对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监测非常必要。
目前,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免疫层析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最近,Zhouping Wang公开了一种基于稀土荧光纳米晶-肠毒素A核酸适体的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但色谱-质谱联用法仪器价格昂贵,并且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才能进行检测工作,技术要求高,难于普及;免疫法试剂贵、且所用生物试剂非常容易失活,或需使用价格较昂贵的通过标记的DNA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DNA储备液在95℃下经加热处理5分钟,使用前,并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然后,分别取含3.0μmol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Apt的杂交缓冲溶液40μL和3.0μmol信号探针ssDNA的杂交缓冲溶液40μL置于2ml离心管中,在37℃下杂交1小时,生成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信号探针杂交物Apt-ssDNA。
2)在37℃下,分别将浓度为0~50ng/mL的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添加到Apt-ssDNA溶液中,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与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反应,生成核酸适体-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释放出ssDNA。这时,体系中有ssDNA、剩余未反应的APT-ssDNA和核酸适体-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等物质;所述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为5’-AGCAGCACAGAGGTCAGATGTACTTATGCA TTTCCTCCCA CGATCTTATT TGAGAGTGAC CCTATGCGTG CTACC-3’。
3)加入10μL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组成为50mM Tris-HCl,10mM MgCl2,10mM(NH4)2SO4,pH 7.5,然后加入dNTP(10mM)18μL。再向体系中加入2μL Phi29DNA聚合酶10u/μl,在37℃下反应15分钟,使得以金黄色葡萄菌肠毒素A核酸适体-信号探针杂交序列Ap-ssDN为摸板扩增成双链DNA。在65℃下保持10分钟使Phi29DNA去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质酸酶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基于苯炔荧光试剂检测硫脲含量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