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调光系统以及调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842.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男;张峻荣;陈柏燊;黄昭铨;刘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装置 及其 调光 系统 以及 方法 | ||
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调光系统以及调光方法。调光系统包含信号产生电路、第一调光电路以及第二调光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根据输入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切换信号使驱动信号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第一调光电路根据驱动信号产生调光信号以调整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当驱动信号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一调光电路对应的改变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由第一亮度调整为第二亮度。第二调光电路根据控制信号调整输入信号而调整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介于第一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或介于第二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调光系统以及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发光装置在调整光源时通常会使用亮度切换开关,例如链条式开关来调整光源的亮度。例如,已知的发光装置通常包含多个灯泡,而使用者可藉由链条式开关来切换多个灯泡的亮或灭状态来调整光源。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会有光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且亮度的调整是固定的。另外一种调光方式是使用旋转式开关来渐进的调整光源的亮度。然而,这些传统的发光装置都是使用灯泡来做为光源。现在的趋势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取代传统的灯泡来为光源。如何在现有的灯具设计架构下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调光系统和调光方法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一种调光系统,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调光系统包含信号产生电路、第一调光电路以及第二调光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根据输入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切换信号使驱动信号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第一调光电路根据驱动信号产生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用以调整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当驱动信号由多个状态的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一调光电路对应的改变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由第一亮度调整为第二亮度。第二调光电路根据控制信号调整输入信号而调整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介于第一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或介于第二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灯座、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调光系统以及亮度切换开关。发光二极管位于灯座上。调光系统电性耦接至发光二极管,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亮度切换开关电性耦接至调光系统与灯座,并用以致动而输入切换信号至调光系统以使调光系统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而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调光系统包含信号产生电路、第一调光电路以及第二调光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根据输入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切换信号使驱动信号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第一调光电路根据驱动信号产生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用以调整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当驱动信号由多个状态的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一调光电路对应的改变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由第一亮度调整为第二亮度。第二调光电路根据控制信号调整输入信号而调整调光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介于第一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或介于第二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一种调光方法。调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控制信号产生输入信号。接着,根据输入信号产生驱动信号,且驱动信号根据切换信号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最后,根据驱动信号产生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用以调整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其中当驱动信号由多个状态的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调光信号对应的改变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由第一亮度调整为第二亮度。其中调光信号更随着控制信号调整输入信号而被调整以使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亮度介于第一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或介于第二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调光系统的方块图。
图3绘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系统的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