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隐藏数据面板的中央空调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71686.2 | 申请日: | 2016-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业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业城 |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吴强 |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隐藏 数据 面板 中央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隐藏数据面板的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 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 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 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然而,现有中央空调系统的数据面板一般只提供显示的开关状态,其数据显示信息不具 备隐藏、连续调节亮度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可隐藏数据面板的中 央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隐藏数据面板的中央空调系统,该中央空调系统上安装有电致 变色器件,通过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大小,其可以利用电致变色原理实现中央空调系统 数据面板显示信息的连续可视调节,即可以实现数据隐藏功能,该电致变色器件采用固态互 补型结构,电致变色材料分别为氧化钨和氧化镍材料,通过结构以及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及着色效率,变色与褪色速率快,使得该中央空调系统实现数据面板信 息的连续可视调节,操作简便,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所述中央空调系统上安装有电致变色器件,此外还设置有与电致变色器件串联的电源模 块和控制模块;该电源模块提供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电源;该控制模块通过调节电路中电流 大小,以达到控制电致变色器件透光率的目的;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采用固态互补型电致变色 器件结构,电致变色材料分别为氧化钨和氧化镍材料;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沿厚度方向从上到 下依次由以下薄膜构成:ITO玻璃基底(1)、WO3多孔薄膜(2)、MnO2辣根过氧化物酶薄 膜(7)、WO3纳米线薄膜(3)、固态电解质(4)、Au纳米粒子薄膜(5)、NiO多孔薄膜(6) 以及ITO玻璃基底(1);所述Au纳米粒子薄膜厚度为20nm。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电致变色层WO3纳米薄膜:a)首先,取一定尺寸ITO玻璃基底(1),经 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放入磁控溅射仪中,在本底真空低于1.5×10-3Pa、溅射 电流为1.8A条件下,磁控溅射时间20min,得到900nm的W膜;b)然后,以镀有W膜的 ITO玻璃为阳极,铂片为阴极,在0.2wt.%的NaF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电压为50V, 时间为30min,阳极氧化处理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W膜;c)在经过阳 极氧化处理的ITO玻璃表面磁控溅射一层5nm的Ni膜作催化剂,将该ITO玻璃放入CVD 管式炉中,在氩气和氢气作用下,400℃保温4h,生长WO3纳米线薄膜(3),同时多孔W 膜被氧化为WO3多孔薄膜(2);
步骤二,制备MnO2辣根过氧化物酶薄膜(7):将层状MnO2分散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 水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MnO2纳米片溶胶;将等体积的MnO2纳 米片溶胶与HRP溶液5g/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基溶液充分混匀后,用微量加样器将10μLMnO2纳米片溶胶与HRP混合溶液滴加于WO3多孔薄膜表面,干燥后即在WO3多孔薄膜表面得到 MnO2辣根过氧化物酶薄膜(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业城,未经林业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装置和具备该光源装置的投影仪
- 下一篇:液晶阵列显示面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