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视频防眩眼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475.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季群 |
主分类号: | G02C11/00 | 分类号: | G02C11/00;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860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视频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防眩目技术的一个领域。
背景技术
有过夜间驾驶经验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汽车行驶在没有路灯 的道路上与对面行车线上行驶中的汽车会车时,总会被它强烈的大灯灯光照射 到眼睛上,使自己除对方大灯灯光外什么也看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这 时改打低灯(近灯)情况会好些。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对面线上的 汽车仍会发出强烈的灯光,仍然会使司机看不清周边的路面路况,只是情况稍有 好转。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人的眼睛当受到强光照射时,大脑的反应是指令 眼睛的瞳孔收缩,使进入眼球的光通量减小,于是就使人眼在强光下看不见暗的 东西;了解眼睛结构的人都知道,瞳孔就像照相机里的光圈。照想机的光圈控制 着进入照相机的光通量。人眼的瞳孔的功能也一样,它也控制着进入眼球和到达 视网膜的光通量。由于是夜间开车,路面的反射光本来就很微弱。这时,为了看 清路面的情况,大脑指令瞳孔开得很大,目的是让更多的光进入眼球,眼睛的灵 敏度增加。这时接受强光的能力也增加。夜间会车时,当眼睛受到强光刺激后, 大脑的反应就是收缩瞳孔,使进入眼睛的光通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便眼睛能 适应强光的环境。夜间会车的那一刻,对面汽车大灯的强烈灯光照射过来时,瞳 孔的强烈收缩,使本行车线的路面的反射光和周围环境的反射光进入眼睛的光 通量也大大减小。结果是使司机除对面汽车大灯灯光外什么也看不见。这种情况 在没有路灯,特别是在山问小路上行车时更为严重。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发生的。显然,这是危害夜间行车安全的罪魁祸首。
在现有技术,除在汽车上设有远近光设置外,并没有更有效的措施来防止 眩目的发生。而远近光的高置的作用也很有限,只是比没有稍好一点,距离消除 这种危害还差很远。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夜间会车时,为了方便并没有使用近光 灯,使这一设置的效用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司机使用了近光灯会车,也不能消除 大灯灯光的眩目现象。所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较好地消除这种眩目现象的技 术和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使司机在夜间会车时,能减少对面行车线上的汽车大灯灯光对本车 司机产生的不良影响,本发明取采了如下技术措施:让司机夜间行车时带上一副 数字视频防眩眼镜,数字视频防眩眼镜上主要安装有摄像头和液晶屏。其结构是 在眼镜架上安装摄像头和液晶屏,摄像头连接数字视频处理电路或模拟视频处 理电路,数字视频处理电路或模拟视频处理电路连接液晶屏,液晶屏由多个像素 构成。
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装在眼镜架上、与司机双眼同步运动的摄像头,捕 捉对面行车线上汽车大灯的灯光,穿过液晶屏到达眼球时的路径与液晶屏的交 点。同时通过数字视频处理电路或模拟视频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控制眼镜上液 晶屏的对应点(上述的交点)的像素,令液晶屏上的这些对应点的像素的透明度减 低或不透明,使对面线上汽车大灯的灯光通过液晶屏到达眼睛的灯光的光通量 减少或阻断。这样,使用本发明的本车司机在会车时,瞳孔不再因强光刺激而强 烈收缩,使本车司机这时仍能看清自身周边的路况。另一方面,本发明在日问行 车时同样能起到防止太阳光直射或反身眩目的情况的发生,同样能起到提高行 车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视频防眩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晶屏1、摄像头2、眼镜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在夜间会车时,能防止或减轻眩目的发生、减少对面行车线上汽车大灯 灯光对司机产生的不良影响,本发明取采了如下技术措施:让司机开车时带上一 副数字视频防眩眼镜。本数字视频防眩眼镜与一股的眼镜不同,在于它上面安装 的不是玻璃而是液晶屏1和摄像头2。它的结构是:在眼镜架3上安装液晶屏1和摄 像头2。摄像头2连接数字视频或模拟视频处理电路,数字视频或模拟视频处理电 路连接液晶屏1,液晶屏由多个像素(单个 独立可控透明度的液晶小屏点)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季群,未经方季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