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771.7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张堃元;金志光;苏纬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波 相交 参数 快速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属于流体力学技术。
背景技术
同侧两道斜激波相交是超声速流动中常见的现象,相交后将形成一道新的激波,并产生滑流间断和反射波,滑流间断两侧气流满足压力相等、流动方向相同的条件。根据这两个条件对流动方向反复迭代可计算得出相交后气流的压力、流动方向和马赫数等参数(参考“Gas dynamics”(Zucrow M J,Hoffman J D)),但迭代过程是比较繁琐的。也有文献直接将相交后气流的总转折角取为产生前两个激波的转折角之和(如“The 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compressible fluid flow”(Shapiro A H)),当转折角较大时,结果误差将比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不需要迭代即可较高精度地对参数进行确定。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以产生第一道激波的转折角和产生第二道激波的转折角之和作为总转折角,根据该总转折角计算第一道激波和第二道激波相交后产生的新激波后的气流参数,然后计算该气流参数与第二道激波后的气流参数差异,根据得到的差异确定第一道激波和第二道激波相交后产生的反射波造成的转折角,从而确定第一道激波和第二道激波相交后的下游参数。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道激波B和第二道激波C相交后产生的激波称为新激波F,根据气体动力学中的斜激波关系,以产生第一道激波B的转折角δB和产生第二道激波C的转折角δC之和作为总转折角,根据总转折角计算新激波后气流马赫数MBC和压力pBC;
(2)根据新激波后气流马赫数MBC和压力pBC和第二道激波后气流马赫数MC和压力pC之间的差异计算反射波造成的转折角δD:
式中:k为气体比热容;
(3)根据δD修正新激波后气流的流动方向角θF和反射波后气流的流动方向角θE:
θE=θF=δB+δC+δD
根据气体动力学中的斜激波关系、Prandtl-Meyer公式以及θF和θE,确定新激波及其反射波后的马赫数和压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不需要迭代求解就可以方便确定出两道激波相交后的参数,方法简单且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两道激波相交示意图;
图中包括:1-超声速或高超声速来流,其马赫数、压力和流动方向角度分别记为MA、pA和θA;2-相对于来流方向转折了角度δB的斜楔B;3-相对于上一级斜楔B转折了角度δC的斜楔C;4-斜楔B形成的斜激波B;5-斜激波B之后的流动区域,其马赫数、压力和流动方向角度分别记为MB、pB和θB;6-斜楔C形成的斜激波C;7-斜激波C之后的流动区域,其马赫数、压力和流动方向角度分别记为MC、pC和θC;8-斜激波B和斜激波C相交后形成的反射波E;9-反射波E之后的流动区域,其马赫数、压力和流动方向角度分别记为ME、pE和θE;10-滑流间断;11-斜激波B和斜激波C相交后形成的一道新斜激波F,12-新斜激波F之后的流动区域,其马赫数、压力和流动方向角度分别记为MF、pF和θ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孔一托式电脑焦度计
- 下一篇:核苷酸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