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低于地面格构柱方向与标高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726.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龙莉波;闫威;汤颂彬;孙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7/4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低于 地面 格构柱 方向 标高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的钢格构柱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 制顶标高低于地面的格构柱方向及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基坑工程围护工程重要的竖向支撑体系及部分塔吊的基础应用, 格构柱以其施工的便捷性及可靠性已普遍得到应用。通常情况格构柱是角钢及 缀板的组合截面。格构柱的底端伸入顶标高位于基坑底的钻孔灌注桩一定距离, 为更方便控制格构柱的标高及方向,格构柱的顶标高位于原地面以上。
一般的基坑支护工程,对格构柱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通 过格构柱的标高间接地控制钻孔灌注桩桩顶标高,另一个是为方便后续施工钢 筋穿过格构柱过程的施工控制,对格构柱的方向要求统一在一个方向。
现有的钢格构立柱在施工过程中的方向难于控制及格构柱顶标高低于原地 面后其标高难于控制,具体为格构柱在下放的过程中,需在施工中不断地调整 格构柱的方位,调整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孔口的坍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格构立柱施工过程,地面场地一般均作为交通运输场地,因此格构 柱的设计标高控制更希望是在场地硬化标高以下进行控制,现有的格构柱施工 技术很难在格构柱顶标高低于原地面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格构柱方位及标高控 制。如果格构柱顶标高高于原地面,一方面会增加成本,浪费大量的材料,另 一方面造成原地面有大量露出桩头,影响场地交通效率及场地布置。
对于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借助一柱一桩的垂直度控制技术,可以准确地对 格构柱的方向及标高进行严格控制。但此项技术一方面对施工器具有较高要 求,另一方面施工费用较高。对于精度控制要求不高的一般基坑的支护工程的 格构柱施工,不利于极大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低于地面格构柱方向与标高的装置及方 法,能够格构柱在顶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情况下,控制格构柱的标高及定位格 构柱的方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低于地面格构柱方向与标高的装 置,包括:
设置于施工孔口的硬化地面上的定位标记,其中,所述定位标记分别位于 所述施工孔口的四周各上下左右的位置,上和下定位标记连成的线与左和右定 位标记连成的线的交叉点与所述施工孔口的中心重合;
设置于施工孔口的硬化地面上的搁置支架,所述搁置支架包括外框架和与 所述外框架连接的内正方形框架,其中,所述外框架设置于所述硬化地面上, 所述内正方形框架的中心与所述交叉点重合,所述内正方形框架的其中两条对 边与所述上和下定位标记连成的线平行,另两条边与所述左和右定位标记连成 的线平行;
调节工具头,所述调节工具头的一端连接于低于地面格构柱的靠近地面端;
连系构件,所述调节工具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系构件连接,所述连系构件 搁置于所述搁置支架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外框架为正方形。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外框架的其中两条对边与所述内正方形框 架的其中两条对边平行,所述外框架的另两条对边与所述内正方形框架的另两 条对边平行。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上还分别设置有加强三角 板。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连系构件包括四个搁置部和两个连接部, 其中,两个搁置部与一个连接部连接,另两个搁置部与另一个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搁置部呈L形。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工具头包括:
方形框架;
四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个角连接,另一端与 所述低于地面格构柱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方形框架上还设置有吊装孔。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吊装孔位于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种控制低于地面格构柱方向与标高的方法, 采用上述控制低于地面格构柱方向与标高的装置,包括:
在施工孔口的硬化地面的四周各上下左右的位置标识定位标记,将上和下 定位标记连成的线与左和右定位标记连成的线的交叉点与所述施工孔口的中心 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