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699.8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李爽;谢学民;李栋;李智伟;宋子钰;戴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K3/04;B29C69/00;B29B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8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抗静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混合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具有耐高低温性能,长期使用温度达 250~261℃,在-100℃仍软,-200℃仍韧;其耐腐蚀性好,能耐王水和任何浓度的强酸、 强碱、有机溶剂等;耐气候好,具有塑料中最佳的老化寿命;有良好的自润滑性,且其电 气性能优良,绝缘电阻高,介电常数小,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将其加工成聚四 氟乙烯棒材、管材、板材以及车削板材、生料带等,作为化工设备中的耐腐蚀材料,如各 类腐蚀性流体介质管道、各类防腐设备、容器等衬壁、衬里等,电子电气工业中的高级绝 缘材料,高频电缆等,低转速滑动轴承、食品、纺织机械中的运动摩擦零部件,以及建筑 工业中的桥梁、隧道、贮槽的位移支撑滑块和医疗器械上的人工血管、消毒器等来使用, 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炼油、钢铁、化纤、有机合成、原子能、制药以及高纯产品生产、 粘稠物料的输送等行业。
导电炭黑是具有低电阻或高电阻性能的炭黑,能够使橡胶或塑料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能,赋予其制品导电或防静电作用,其特点为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且粗糙,结构高,表面 洁净(化合物少)等。常用于制备抗静电或导电橡胶、塑料制品、电缆料等,如防静电输 送带,防静电管,医用橡胶制品,电子组件包装薄膜,防爆电缆、抗静电鞋底等防静电制 品;以及电缆屏蔽料,导电薄膜等导电制品。
随着塑料、橡胶、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绝缘材料的使用 日益广泛,静电导致的事故和危害越来越多;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材料的抗静电问题。 为了使PTFE薄膜本身摩擦不产生静电,且经高温定型后经久耐磨,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静 电效果,避免静电对人体产品和工作现场造成破坏,需要利用导电炭黑对PTFE树脂进行 改性。随着PTFE产能快速增加,加强PTFE改性技术,开发新型高效的PTFE抗静电复合 材料,现有工艺还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抗静电性能优越,耐高温, 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 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1)聚四氟乙烯与导电炭黑共混
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过5~20目筛,和导电炭黑质量比为100:0.5~5,加入异构烷 烃类有机溶剂油,至于混料机混合均匀,过筛后,在20~60℃条件下,熟化15h以上;
(2)共混料制坯
熟化料在0.3~1.0MPa条件下,采用双向加压的方式压制成料坯;
(3)推压
料坯加入到柱塞式挤出机料腔中,料腔加热至25~50℃,在1~10Mpa的条件下推压 成圆棒;
(4)共混料的压制
推压完成的聚四氟乙烯圆棒置于压延机上压制成聚四氟乙烯含油基带,然后经脱油、 拉伸、高温定型,制得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
本发明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聚四氟乙烯与导电炭黑共混时, 导电炭黑经球磨机研磨1~5,导电炭黑的粒径为10~30μm,导电炭黑使用前经真空干燥 处理。导电炭黑接近或小于PTFE树脂的粒径。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混料时,加入的溶剂油质量为 PTFE树脂质量的10~30%,在混料桶中振荡摇晃20~30min,再至于混料机上混合30~ 60min。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异构烷烃类有机溶剂油为
IsoperM或200#汽油。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抗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过筛后,放置到烘箱中20~ 60℃条件下熟化15~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