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右眼单独遮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370.1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盛伟;徐雯洁;沈如标;李春燕;刘明宇;傅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冯燕青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眼 单独 遮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近视特别是弱视治疗仪中的左右眼可单独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弱视治疗专指对孩子的弱视进行治疗,因为孩子的视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通过治疗可使视力逐渐提高,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超过12岁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难度较大,视功能恢复的程度较低,质量相对较差,甚至不能恢复。
遮盖和光学矫正称为弱视治疗方法的基石。尤其对于两眼弱视程度不一致的弱视患者来说,遮盖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施执行度,对弱视治疗效果起到绝对性的作用。
最常见的遮盖方法是遮盖健眼(视力较好一眼)。健眼被遮盖和视觉剥夺后,差眼得以获得视觉感知、视觉传入的机会,从而是差眼获得锻炼和兴奋。
但是遮盖需要结合病情和年龄,每天需要遮盖的时间不能太长,以防止出现遮盖性弱视。目前市场上还有各种近视和弱视的治疗仪,但是这些治疗仪仍没有摆脱传统的遮盖,在确定视力较好的眼睛后,往往直接采用加盖眼罩的方式来实现遮盖,此种方式操作麻烦,遮盖时和摘下时均不方便,容易引起用户,特别是儿童的厌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近视特别是弱视治疗仪的左右眼单独遮蔽装置,在原装置基础上直接实现遮盖和打开,以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左右眼单独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包括一个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设有两个分别对应人体左右眼的眼镜框;
每个眼镜框分别设有一个遮蔽结构,
每个遮蔽结构均可单独打开,对应的眼镜框无遮蔽,人体对应的眼睛能够看到前方图像;每个遮蔽结构均可单独闭合,对应的眼镜框被遮蔽结构遮蔽,人体对应的眼睛看不到前方图像。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遮蔽结构包括一个支撑板,多个挡板和一个旋框,所述挡板设置在支撑板和旋框之间;其中所述每个挡板一端为连接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旋框活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旋框的带动下向内闭合或向外打开,以实现相应眼镜框的遮蔽或无遮蔽。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中间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对应人体眼睛的位置;通孔周围为边框,边框上设有多个与挡板连接端相对应的固定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旋框为筒状结构,两端开口,旋框与挡板相连的一端设有多个连接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个数与挡板个数相同,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挡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凸出旋框外表面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中间设有弧形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挡板固定端上均设有一个中心孔;支撑板的固定孔,相对应的挡板的中心孔和连接部的弧形孔三者通过固定件穿设在一起,所述固定件在弧形孔内来回滑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挡板与旋框相连接的一面,其自由端均设有一道弧形凸起;旋框与挡板相连接的一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弧形导轨,转动旋框,弧形凸起沿弧形导轨运动,带动固定件在弧形孔内滑动,实现遮蔽结构的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遮蔽装置还设有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瞳距调节机构通过调整遮蔽结构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两眼之间的瞳距。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瞳距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连杆,一个旋转齿轮和一个调节齿轮;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支撑板相连,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旋转齿轮相连;调节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通过调整调节齿轮,带动旋转齿轮旋转,同时带动连杆运动,实现两个支撑板之间距离的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