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319.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卫;张建经;李云冲;连静;毕俊伟;刘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01/28 | 分类号: | C09D101/28;C09D163/00;C09D175/14;C09D5/08;C09D5/18;C09D7/12;E0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5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候性好 轨道 表面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属于轨道板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板式轨道结构中,轨道板是把来自钢轨和扣件的轮载均匀地传递给水泥沥青砂浆垫层,并且把轨道纵向荷载和横向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凸形定位柱。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普通铁路轨道结构一样,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这些力学性质绝然不同的材料承受来自车轮作用力,它们的工作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个轨道零部件的性能、强度和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所有其他零部件的工作条件,并对列车运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轨道结构是一个系统,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钢轨直接承受由机车车辆传来的巨大动力,并传向轨枕;轨枕承受钢轨传来的竖向垂直力、横向和纵向水平力后再将其分布于道床,并保持钢轨正常的几何位置;轮轨间的各种作用力通过轨枕和扣件的隔振、减振和衰减后传递给道床,使道碴重新排列,并将作用力扩散传递于路基。由于列车速度的提高给轨道结构的作用力与速度的n次方成正比,因此高速铁路的轨道必然要比普通线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平顺性,而轨道各部件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组成为结构的卜性能都比普通轨道部件高得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以便更好地改善轨道板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氟树脂环氧树脂28~32份、硫酸钡30~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6~30份、苯基三氯硅烷30~3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6~30份、季戊四醇30~3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6~30份、超细方解石粉32~36份、空心玻璃微珠26~30份、绢云母粉30~3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6~3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30~34份、酚基苯烷环氧树脂26~30份、氧化铝细粉30~34份、四甲氧基甲基甘脲26~30份、玻璃粉30~34份、石棉粉26~30份、硬脂酸镁30~34份、水1000~2000份。
进一步地,上述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氟树脂环氧树脂28份、硫酸钡3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6份、苯基三氯硅烷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6份、季戊四醇3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6份、超细方解石粉32份、空心玻璃微珠26份、绢云母粉3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30份、酚基苯烷环氧树脂26份、氧化铝细粉30份、四甲氧基甲基甘脲26份、玻璃粉30份、石棉粉26份、硬脂酸镁30份、水1000份。
进一步地,上述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氟树脂环氧树脂30份、硫酸钡32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8份、苯基三氯硅烷3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8份、季戊四醇32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8份、超细方解石粉34份、空心玻璃微珠28份、绢云母粉3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8份、羟丙甲基纤维素32份、酚基苯烷环氧树脂28份、氧化铝细粉32份、四甲氧基甲基甘脲28份、玻璃粉32份、石棉粉28份、硬脂酸镁32份、水1500份。
进一步地,上述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氟树脂环氧树脂32份、硫酸钡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0份、苯基三氯硅烷3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季戊四醇3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0份、超细方解石粉36份、空心玻璃微珠30份、绢云母粉3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34份、酚基苯烷环氧树脂30份、氧化铝细粉34份、四甲氧基甲基甘脲30份、玻璃粉34份、石棉粉30份、硬脂酸镁34份、水2000份。
进一步地,上述耐候性好的轨道板表面涂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苯基三氯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超细方解石粉、空心玻璃微珠、绢云母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酚基苯烷环氧树脂、氧化铝细粉、四甲氧基甲基甘脲、玻璃粉、石棉粉、硬脂酸镁加入上述质量份数的水中,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分散速度5000~5400r/min左右,分散时间为30~60min;
(2)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硫酸钡,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5KHz,分散速度4800~5200r/min左右,分散时间为30~50min;
(3)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羟丙甲基纤维素,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分散速度4600~4800r/min左右,分散时间为20~40min;混合均匀后制得本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