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管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081.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鹏飞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13;F28F9/26;F28F11/00;F28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141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作为热交换设备广泛运用于工业中热回收和防腐蚀领域,传统的单管板101密封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单管板101通过紧固件压在壳体法兰102与管板法兰103之间;壳体104的内部与换热管105的外侧为服务侧108,封头106的内侧以及换热管105的内侧称为工艺侧107,封头106的内侧与换热管105的内侧相连通。换热管105插入单管板101中,换热管105与单管板101之间的O型圈110和垫片111起密封作用,通过有螺纹的压帽109与单管板101上的螺纹配合对O型圈110和垫片111压紧密封。然而,在压力和温度下单管板101的变形,O型圈110老化及压帽109的压紧力有限等问题,其密封方式不能满足密封要求,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其泄漏,在特殊条件下,工艺侧107和服务侧108的介质混合后,有产生相互污染,甚至是爆炸的风险,因此限制了换热器的行业内的发展。由于单管板101上螺纹的密封形式,限制了单管板101材料的选择,从而限制了换热器的使用温度和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管板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器的密封的安全性能低,不能及时发现泄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双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根换热管,且多根所述换热管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封头;所述壳体和所述封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板与所述封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板与所述第二管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所述第一管板和所述第二管板之间连接有多根承接管;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与所述承接管的数量相等;所述换热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第一管板、所述第二管板和所述承接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板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二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相对;所述承接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和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中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径大的部分中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承接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均套设在所述换热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均包括多个垫片和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垫片和多个所述密封圈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壳体法兰,所述封头上固定有管板法兰,所述壳体法兰与所述管板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板和所述第二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板和所述第二管板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材质为碳钢及不锈钢、碳化硅或聚四氟乙烯;所述拉杆的材质为钽金属、碳化硅、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间距为5mm~50mm;所述承接管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孔径为3mm~5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氟橡胶或全氟醚橡胶;所述垫片的材质为钽或聚四氟乙烯;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为碳化硅管、石墨管、玻璃管、钽金属管或锆金属管;所述第一管板的材质为碳化硅、碳钢、钽金属、锆金属或聚四氟乙烯,所述第二管板的材质为碳化硅、碳钢、不锈钢、钽金属、锆金属或聚四氟乙烯;所述承接管的材质为钽金属、锆金属、碳化硅或聚四氟乙烯;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玻璃、搪玻璃、钢衬聚四氟乙烯、碳钢或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鹏飞,未经徐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