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纱线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9895.3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1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陈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纱线 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藉由至少一根中心纱线自送纱机构的中空孔道直接下送,再与由送纱机构送出的外周纱线绕合于中心纱线外周而送出,因而形成复合纱线的绞合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针织机的送纱装置或送纱机构皆限于单一纱线的送纱,故每一送纱机构只能输送单一纱线进行针织织造,使得针织布的功能鲜有变化。如欲进行功能布的织造,每一喂纱嘴须分别被安排不同功能纱线并使全数喂纱嘴与不同纱线的配置适当后才能织造,故在操作上甚为繁复又费时,织造作业成本高昂,实有待改良。遂经发明人积数十年的专业制造及营销实务经验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单一纱线针织织造上的困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方法及装置,由于其方法及装置新颖,结构简单体积又小,成本低,操作方便又快速且运作稳定。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为:将一中心纱线,从一送纱机构的一中空孔道往下送至该送纱机构下方;将一外周纱线,由该送纱机构的一电动送纱轮外周送出,并经由一纱张力导引器的导引而以旋转方式朝向该送纱机构斜下方送出;因而将该中心纱线与该外周纱线在该送纱机构下方所预定的空间位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体而成为复合纱。
所述的中心纱线包括至少一种单一纱线或一束纱线。
所述的中心纱线与该外周纱线为一种或多种功能纱线。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送纱机构;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方的导引装置;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该出纱导纱装置具有上、下导纱眼;及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的中空螺杆,并藉该中空螺杆的中空孔道作为送纱路径;藉此,将一中心纱线穿经该中空孔道的送纱路径输送,以与一自该送纱机构以旋转方式所送出的外周纱线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复合纱。
所述的送纱机构的电动送纱轮下缘进一步设置一纱张力导引器,使该外周纱线以旋转方式出纱时具有适当张力,以便与该中心纱线捻合或绞合成复合纱。
所述的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进一步设有一压纱器,以提供给该中心纱线及该外周纱线适当的送纱张力。
所述的导引装置至少包括一上导纱眼、一压纱器及一下导纱眼。
所述的导引装置包括一上段停车器。
所述的送纱机构包括一电动送纱轮,该电动送纱轮由一电子控制手段所控制的马达。
所述的送纱机构包括一电控送纱轮,该电控送纱轮由一电子控制手段所控制的磁铁及线圈。
兹为使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方法,包括:
(1)将一种中心纱线Y1,从送纱机构20中心轴的中空孔道43往下送至送纱机构20的电动送纱轮27下方;
(2)将一由送纱机构20的电动送纱轮27外周送出的一外周纱线Y2经由一纱张力导引器28的导引向其斜下以旋转方式送出;
(3)将该中心纱线Y1与该外周纱线Y2在送纱机构20的电动送纱轮27下方所默认的适当位置处相互捻合成一体而成为复合纱Y的方法。
应予说明的,该中心纱线Y1包括至少一种单一纱线或一束纱线,且该中心纱线Y1与该外周纱线Y2可为一种或多种功能纱线组成。
再参阅图1至图2的示意图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说明如后。
该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主要包括:一导引装置10、一送纱机构20及一出纱导纱装置30。
该导引装置10包括一压纱器11、一上导纱眼12、一下导纱眼13、二侦知杆14及上段停车器15。
该送纱机构20包括一电动驱动机构21、一送纱支架22、一入纱导纱眼23、一压纱器24、一入纱侦知杆25、一引入导纱眼26、一电动送纱轮27及一设在该电动送纱轮27下缘的纱张力导引器28。电动送纱轮27是受到一电控马达所控制。
该出纱导纱装置30设在该电动送纱轮27下方,该出纱导纱装置30具有一上导纱眼31及一下导纱眼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未经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鼠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控制电脑横机机头的多任务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