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9795.0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钿;梁天山;池波;陈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6 | 分类号: | H02K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龙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动力设备技术,尤指一种感应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为减小感应电动机电磁振动和噪声,定子铁芯采用单 向斜槽一个齿距,或通过转子铁芯采用斜槽,减小齿谐波。但在实际实施 过程中,发现感应电动机功率超过500kW时,感应电动机要求正反转运 行时,采用定子单向斜槽,减少齿谐波效果并不明显。有效减小齿谐波的 措施是应采用双向斜槽。而采用铸铝转子,容易实现转子铁芯采用单向斜 槽或双向斜槽,但该方法仅适合于小型感应电动机。而对于中大型感应电 动机,特别是船用感应推进电动机,效率要求高,不可能采用铸铝转子, 而铸铜转子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铸铜转子直径一般较小,不适合于大 中型感应电动机。中大型感应电动机,一般采用导条转子,同时考虑电动 机的散热,在定子铁芯、转子铁芯需设置径向通风沟,定子采用成型线圈、 采用转子导条较难实现双向斜槽,限制了大中型感应电动机采用斜槽实现 低振动、低噪声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文提供了一种感应电动机,其 转子铁芯上的V字形的安装槽为对称斜槽,可减小径向力,减小振幅,减小 振动噪声,改善工作环境,保证电动机在正反转运行时的电磁振动得到最大 程度的抑制,运行效果更好。
为了达到本文目的,本文提供了一种感应电动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 转子包括:转轴;两个端环,相间隔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多个转子通风槽 板和多个转子铁芯,均位于两个所述端环之间、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多 个所述转子通风槽板和多个所述转子铁芯相互交替设置;相互独立的多个V 字形的导条,沿周向依次安装在所述转子铁芯上,且任一所述导条的两端一 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端环,其中,所述转子铁芯上沿轴向均布设置有多个V 字形的安装槽,多个所述导条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任一所述导条在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任一所述安 装槽在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
可选地,任一所述安装槽的倾斜度不大于一个齿距。
可选地,任一所述导条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端环通过中频感应焊或搅拌摩 擦焊焊接为一起。
可选地,所述导条在所述安装槽内采用槽楔固定,或所述导条通过碳纤 维绑扎带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
可选地,任一所述转子铁芯均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提供的感应电动机,其转子铁芯上的V字形的安 装槽为对称斜槽,可减小径向力,减小振幅,减小振动噪声,改善工作环境, 保证电动机在正反转运行时的电磁振动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运行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由于感应电动机其转子采用V字形的双向斜槽方式,其所对应的定 子两端对称位置的径向力和相位均相同,可减小径向力,减小振幅,减小电 磁噪声,改善工作环境;定子沿轴向扭转振动的阶数得到提高,使定子整体 的电磁振动得到降低的效果;导条安装固定也方便,振动及噪音可更小、运 行效果可更好。
2、感应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时,均具有减振、减噪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感应电动机适合于特别要求正反转场合中大型感应电动 机,电动机振动、噪声明显降低,适于运行环境要求低振动、低噪声场合, 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 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文而了解。本文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 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文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文技术方案 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感应电动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感应电动机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感应电动机中导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定子,2-转子2.1-转轴,2.2-端环,2.3-导条,2.4-转子通风槽板,2.5- 转子铁芯,3-槽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发电机转子平衡结构
- 下一篇:永磁体、永磁电机及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