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69650.0 | 申请日: | 2016-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钟云波;陆干祥;彭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5/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高强 高导铜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电镀液的配制:将浓度为0.75-0.85mol/L 的CuSO4水溶液和浓度为0.45-0.55mol/L的 H2SO4溶液混合制成电镀液,然后向电镀液中加入聚丙烯酸分散剂和纳米碳管颗粒材料,其中在电镀液中聚丙烯酸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1-0.2g/L,其中向电镀液中加入纳米碳管微粒的加入量为0.5-2g/L,纳米碳管微粒的平均直径须在100-150nm范围内,且纳米碳管微粒的平均径长在6-8μm范围内,然后将电镀液经60-90min磁力搅拌及90-120min超声振荡搅拌,使纳米碳管颗粒在电镀液中实现均匀分散,形成铜离子和纳米碳管颗粒的复合材料分散液;
b. 电极材料的准备:采用厚度为0.3-0.5mm的金属带作为阴极,采用厚度为1-2mm的且纯度大于99.95%的铜片作为阳极,并将阴极和阳极都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时,首先采用酸性洗涤剂浸泡以获得清洁的电极表面,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电极烘干,并在将电极浸入电镀槽前仅对阴极进行2-3min的活化处理;
c. 磁场下电沉积:将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电镀液注入电镀槽,将在所述步骤b中处理的电极材料安装到电镀系统中,使各电极之间平行设置,阳极的表面积大于浸入电镀液中阴极的表面积,并将电极与电镀槽内电镀液接触,向电镀液施加磁场强度为0.001-20T的磁场,保持阴极和阳极的间距为15-25mm,控制阴极的电流密度为1-5A/dm2,并使电镀液温度保持在25-60℃,将阴极金属带在电镀液中按照设定的速度移动,使浸入电镀液的金属带部分参与复合电沉积反应,在当前浸入到电镀液中的阴极金属带表面上,同时沉积金属铜和从电镀液中分离出来的纳米碳管微粒,在浸入电镀液的金属带表面沉积生成铜-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磁场的施加使铜-纳米碳管复合镀层中的纳米碳管微粒有序分布,然后从电镀液中将完成电镀的金属带取出,即得到以金属带为基材的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施加的磁场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的或水平方向的,各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施加的磁场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的整个电镀过程中,将压缩氮气通入电镀液中,使电镀液处于激烈的鼓泡沸腾状态,对电镀液进行气体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阳极采用紫铜片或含磷质量为0.03-0.05%的磷铜片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分散剂聚丙烯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5000,辅助分散剂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向电镀液进行辅助添加整平剂、稳定剂和润湿剂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量来调整镀层的沉积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作为阴极的金属带为铜、铁、镍、铝和镁中任意一种金属基质或任意几种金属的合金基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场下高强高导铜-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的电镀系统中,所述阳极设有至少两片,所述阴极在相邻的阳极之间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6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槽体的多用自动氧化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