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68721.5 | 申请日: | 2016-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梦瑶;王石语;蔡德芳;过振;李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效应 光束 发散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 括光路调节装置、介质、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第一激光器发出 一个波长为λ1的光束通过介质输出,第二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2的 光束进入介质,第二激光器发出波长λ2进入介质,使第一激光器通过 的介质光轴线上形成一个热透镜,改变第二激光器功率大小,调节热 透镜焦距,使第一激光器受热透镜焦距变化,改变输出发散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为柱状体,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输出 通过柱状体的中心光轴;所述的介质对第一激光器发出的λ1光束实现 全透射,对第二激光器发出的λ2光束实现全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激光器输出光路与介质中心光轴重合,第 二激光器输出光路经光路调节装置后与介质中心光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激光器输出光路与介质中心光轴重合,第 一激光器输出光路经光路调节装置后与介质中心光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光路调节装置是镀膜平面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通过热忱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与透镜组形成光束发散角调节光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第一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1=1064nm,第二激光器 发出波长为λ2=808nm波长,介质掺杂有Nd:YA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第一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1是532nm,第二激光器 发出波长为λ2=808nm波长,介质掺杂有Nd:YA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光束发散角控制方 法,其特征是:第一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1=1064nm,第二激光器 发出波长为λ2=940nm波长,介质掺杂Yb:Y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7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机卡扣
- 下一篇:固态全无机钨系电致变色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