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8717.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翠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属于散热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散热器给人的印象就是起到取暖的作用,但是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PM2.5已经被人们高度重视,尤其是室内的空气更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而且室内的空气质量与室外的空气质量有所不同,甚至比室外的还要严重,这是因为人们所穿的衣物主要都是由化纤制成,因此它脱落下来的粉尘也是纤维状,纤维状对于颗粒状而言更容易被人们所吸附,一旦被人体吸入就更难排除体外,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儿童)产生呼吸道疾病的诱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人买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来净化空气,但是这类电气需要消耗电能,不环保,而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多功能散热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吸附装置、加湿装置和外壳,所述的吸附装置与加湿装置设置于散热器本体上部的外壳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出风口。
其中,所述的吸附装置为弧形,一端设置在外壳底部,另一端与出风口的上端相连。
其中,所述的吸附装置由吸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的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和与水箱相连的水管,所述的水箱安装在所述的外壳内的顶端,所述的水管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的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其中,所述的加湿装置可设置于外壳的外部。
其中,所述的吸附材料可设置于外壳的下端与外壳相连。
其中,所述的外壳略宽于散热器本体,且可以自由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不需要提供额外的动力,只依靠散热器本身的对流产生的微风来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2)结构简单,在原有散热器的基础上增加吸附加湿装置,还能防止原散热器熏黑墙壁;(3)价格低廉,普通人家均可以消费得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器本体;2-外壳;3-出风口;4-上接口;5-下接口;6-水箱;7-水管;8-控制阀;9-吸附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吸附装置、加湿装置和外壳2,吸附装置与加湿装置设置于散热器本体1上部的外壳2内,外壳2上设有出风口3。
其中,吸附装置为弧形,一端设置在外壳2底部,另一端与出风口3的上端相连,且吸附装置由吸附材料9制成,吸附材料9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氧化铝等。加湿装置包括水箱6和与水箱6相连的水管7,水管7上设有控制阀8,水箱6安装在外壳2内的顶端,水管6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相连。外壳2略宽于散热器本体1,且可以自由拆卸。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吸附装置、加湿装置和外壳2,吸附装置与加湿装置设置于散热器本体1上部的外壳2内,外壳2上设有出风口3。
其中,吸附装置为弧形,一端设置在外壳2底部,另一端与出风口3的上端相连,且吸附装置由吸附材料9制成,吸附材料9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氧化铝等;吸附材料9也可同时设置于外壳2的下端与外壳2相连。加湿装置包括水箱6和与水箱6相连的水管7,水管7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相连,水箱6安装在外壳2内的顶端。外壳2略宽于散热器本体1,且可以自由拆卸。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吸附装置、加湿装置和外壳2,吸附装置与加湿装置设置于散热器本体1上部的外壳2内,外壳2上设有出风口3。
其中,吸附装置为弧形,一端设置在外壳2底部,另一端与出风口3的上端相连,且吸附装置由吸附材料9制成,吸附材料9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氧化铝等。加湿装置包括水箱6和与水箱6相连的水管7,水管7上设有控制阀8,水箱6安装在外壳2的外部,水管6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相连。外壳2略宽于散热器本体1,且可以自由拆卸。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翠,未经于文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