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330.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2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喜;程天行;戚林军;胡堃;于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33 | 分类号: | C07D207/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取代 吡咯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机化学尤其是医药领域中,杂环化合物通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可称为基本的结构单元,例如在许多药物中都具有吡咯环结构。
正是由于杂环化合物如吡咯结构的如此重要作用,人们对于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例如:
Ying Xie等人(Pd-Catalyzed[3+2]cycloaddition of ketoimines with alkynes via directed sp3 C-H bond activation,Chem.Commun.,2014,50,10699-10702)中公开了一种钯化合物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Souvik Rakshit等人(Followed by Intermolecular Coupling with Unactivated Alkynes,J.AM.CHEM.SOC.,2010,132,9585-9587)中公开了一种Rh化合物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Min Zhang等人(General and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yrroles via Ruthenium-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J.Am.Chem.Soc.,2013,135,11384-11388)中公开了一种在Ru催化剂、膦配体、碱和特定醇存在下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Nirmal Das Adhikary等人(One-Pot Conversion of Carbohydrates into Pyrrole-2-carbaldehydes as Sustainable Platform Chemicals,J.Am.Chem.Soc.,2015,80,7693-7701)中公开了一种在Bn-NH2、酸等存在下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Mi-Na Zhao等人(Pd-Catalyz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Enamides and Alkynes for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yrroles,Org.Lett.,2014,16,608-611)中公开了一种Pd和乙酸铜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Xiaoqiang Lei等人(Rhodium(II)-Catalyzed Formal[3+2]Cycloaddition of N-Sulfonyl-1,2,3-triazoles with Isoxazoles:Entry to Polysubstituted 3-Aminopyrroles,Org.Lett.,2015,17,5224-5227)中公开了一种Rh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合成吡咯衍生物的多种合成方法,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产率过低、过程繁琐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非对称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仍鲜有报道,对于该类吡咯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和需求,这也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收率过低、过程繁琐、试剂昂贵难得等诸多缺陷,本发明人对于非对称吡咯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572162)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Y16B020012)的资助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感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和铵源化合物的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与下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R为H、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X为碱金属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