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引射器及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771.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飞;丁世润;马越岗;张鑫;郭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2 | 分类号: | B01F5/02;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黄健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引射器 颗粒 稀释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流体的混合稀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引射器及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燃烧源排放颗粒物是大气环境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采集排放颗粒物,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及浓度的分析测量,对掌握污染状况和提出相应合理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获得高浓度颗粒物气溶胶的测量数据,必须对高浓度气溶胶进行稀释。原因有两种,其一是因为稀释过程模拟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变化过程,稀释后的尾气颗粒物浓度相对稳定。其二是现有许多光学颗粒径谱仪等测量仪器对于污染物颗粒物浓度有测量上限要求。
目前的颗粒物稀释器由于采用了多级普通混合稀释的方式对高浓度颗粒物气溶胶进行稀释,造成了颗粒物稀释器比较庞大,进而造成了整个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比较庞大,限制了该稀释采集系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引射器及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该小型引射器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能够迅速混合,使混合物均匀且稳定,实现了引射器的小型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引射器,包括:主喷管外壳、主喷管、扩压管、扩压管固定件、混合管、调节旋钮、第一进口端及第二进口端;
第一圆形管和第二圆形管同轴连接,并在第二圆形管的外侧端口延伸出半球形封面形成主喷管,所述第一圆形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管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圆形管的侧壁上开设所述第一进口端,在所述半球形封面的中心开设第二进口端;
在所述主喷管的外表面包裹所述主喷管外壳,在所述主喷管外壳靠近所述第一圆形管一端的外表面设置螺纹;
所述调节旋钮为圆柱形旋钮,在所述调节旋钮靠近所述第一圆形管一端上开设与所述调节旋钮同轴的圆环形凹槽,在远离轴线的凹槽的槽壁上开设螺纹;将所述调节旋钮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主喷管外壳螺接固定;
所述混合管套入所述扩压管内,并与所述扩压管过盈配合;所述混合管的底部与所述扩压管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混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扩压管的长度;
所述扩压管固定件包括:扩压管凸台和压紧旋钮,所述扩压管凸台设置在所述扩压管外表面的中上部,所述扩压管同轴伸入主喷管,所述扩压管凸台抵在所述调节旋钮上,所述调节旋钮的内侧面与所述扩压管的外侧面的对应部位相贴合,所述扩压管的底部与所述半球形封面之间形成集流室,所述压紧旋钮套设在所述扩压管外侧,并将所述扩压管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包括:气溶胶进气子系统、压缩空气子系统、停留室、采集子系统、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引射器;
所述压缩空气子系统与所述小型引射器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气溶胶进气子系统与所述小型引射器的第二进气口端连通,所述停留室的进口端与所述小型引射器的扩压管连通,所述停留室的出口端与所述采集子系统的进口端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引射器及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该小型引射器包括:主喷管外壳、主喷管、扩压管、扩压管固定件、混合管、调节旋钮、第一进口端及第二进口端;第一圆形管和第二圆形管同轴连接,并在第二圆形管的外侧端口延伸出半球形封面形成主喷管,第一圆形管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管的直径,在第一圆形管的侧壁上开设第一进口端,在半球形封面的中心开设第二进口端;在主喷管的外表面包裹主喷管外壳,在主喷管外壳靠近第一圆形管一端的外表面设置螺纹;调节旋钮为圆柱形旋钮,在调节旋钮靠近第一圆形管一端上开设与调节旋钮同轴的圆环形凹槽,在远离轴线的凹槽的槽壁上开设螺纹;将调节旋钮通过凹槽与主喷管外壳螺接固定;混合管套入扩压管内,并与扩压管过盈配合;混合管的底部与扩压管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混合管的长度小于扩压管的长度;扩压管固定件包括:扩压管凸台和压紧旋钮,扩压管凸台设置在扩压管外表面的中上部,扩压管同轴伸入主喷管,扩压管凸台抵在调节旋钮上,调节旋钮的内侧面与扩压管的外侧面的对应部位相贴合,扩压管的底部与半球形封面之间形成集流室,压紧旋钮套设在扩压管外侧,并将扩压管固定。使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能够迅速混合,使混合物均匀且稳定,实现了引射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小型引射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小型引射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