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abVIEW的EMCCD相机数据采集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507.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闻文;李梦颖;陈钱;顾国华;何伟基;路东明;于雪莲;任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数据采集驱动 调用 探测器像素 单帧图像 函数调用 连接使用 命令函数 内存空间 拍摄参数 数据采集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图像存储 相机拍摄 自由控制 初始化 受限 帧数 驱动 释放 拍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EMCCD相机数据采集驱动方法,首先调用相机内部函数,对相机进行初始化;其次,设置相机各模块的模式;然后计算相机相关拍摄参数,获取相机探测器像素大小;开辟图像存储阵列;再次,设置For循环,进行图像采集和实现暂停功能;最后调用ShutDown命令函数释放内存空间。本发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函数调用,使程序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不再受限于只能使用Andor公司的Solis软件,而可以使相机可以与其他LabVIEW驱动的硬件相结合,达到数据采集、图像处理等不同目的,弥补了Solis不能与LabVIEW连接使用的缺陷,使用范围更广,同时达到自由控制相机的拍摄帧数,可在不停止相机拍摄的情况下暂停查看当前单帧图像细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LabVIEW的EMCCD相机数据采集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步入了光子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在向不同波段等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图像信息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已得到了广泛重视。如何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微光成像技术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的军民两用的新兴高科技之一。
电子倍增CCD(Electron Multiplic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EMCCD)是探测领域内灵敏度极高的一种高端光电探测产品,作为新型的全固态微光成像器件,相比于传统微光成像器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量子效率高、功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微光成像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如图1所示为电子倍增CCD结构示意图。但是现有的电子倍增CCD相机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是:数据读出方式受限,无法与其他硬件相连接使用,造成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类似于C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LabVIEW开发环境集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快速构建各种应用所需的所有工具,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力和不断创新。但如何利用LabVIEW软件来连接EMCCD相机、成功地控制EMCCD相机的拍摄和数据采集也是一大技术难题。
虽然Andor公司提供了Solis软件,可以与相机连接并拍摄,但是它的使用范围仅限制于软件本身,无法与后续的数据处理硬件相结合,仅可拍照,作用单一,没有实时性。其次,当相机出现故障时,无法方便的知晓故障原因。此外,当实验是基于LabVIEW时就无法与之连接并进行数据采集,也就无法实现控制拍摄帧数和暂停查看的功能,并且LabVIEW是连接成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硬件的桥梁,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abVIEW的EMCCD相机数据采集驱动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LabVIEW的EMCCD相机数据采集驱动方法,首先调用相机内部函数,对相机进行初始化;其次,设置相机各模块的模式;然后计算相机相关拍摄参数,获取相机探测器像素大小;开辟图像存储阵列;再次,设置For循环,进行图像采集和实现暂停功能;最后调用ShutDown命令函数释放内存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