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498.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项昀;韩尚宇;吴珺华;付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担 函数 货运 方式 优势 量化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方式分担率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构建绝对优势运距模型、构建相对优势运距模型六个步骤。该发明方法针对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种货运方式,在统计分析区域内不同城市间货运量、运距数据的基础上,获取货运方式分担率函数,进而分别构建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距的计算模型。该发明方法能够指导各区域依据当地的货运数据,获取各货运方式在本区域的优势运距,可以为制定适应区域交通发展需求的各货运方式建设规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合理配置货运交通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交通需求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量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转运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由传统单一方式的独立、分散规划、建设及运营转向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一体化发展。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要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交通运输结构指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资源在整个运输系统中的比例、功能构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即调整运输通道中各运输方式分担的运量,合理确定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规模与发展水平,实现更高效的交通运输资源配置。
经过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和优势,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有其合理使用范围。由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四种货运方式既存在竞争,又相辅互补。同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运输能耗、国土面积占用量、投资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都各不相同。通过量化分析各货运方式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的优势运输范围,可以明确各货运方式的合理使用范围,可以为制定适应我国交通发展需求的各运输方式建设规模提供依据,并能够促进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运输经济效益和综合货运交通网络的协调、良性发展。
以往对各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定性提出铁路适合于在内陆地区中长距离、大运量运送,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货物和特种货物;水路运输综合优势较为突出,适宜于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各种大宗物资运输;公路运输比较适宜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航空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鲜活产品及邮件等货物运输。再如针对某一特定运输通道或某两、三种运输方式提出优势运输范围。因此,对于如何量化分析任一区域的公、铁、水、航四种货运方式优势运输范围,目前尚无可以参考借鉴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所提及的针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种货运方式优势运输范围的确定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可以为制定适应我国货运交通发展需求的各运输方式建设规模,为货运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实现货运交通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量化方法。该方法针对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种货运方式,在统计分析区域内不同城市间货运量、运距数据的基础上,获取货运方式分担率函数,进而分别构建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距的计算模型。
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B)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C)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方式分担率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D)构建绝对优势运距模型;(E)构建相对优势运距模型;(F)获取各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区间;
所述(A)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步骤中,包含了A1)数据采集和A2)数据处理两个步骤,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