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效应控制激光光束指向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349.6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石语;吴梦瑶;雷丽;蔡德芳;李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01 | 分类号: | H01S3/101;H01S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热效应 控制 激光 光束 指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热效应控制激光光束 指向角的方法。
技术背景
在激光器的应用中,常常要根据应用的需求,使激光光束发生偏 转,以实现激光光束向特定方向的照射。例如,为了利用激光跟踪运 动目标,需要激光束跟随目标而偏转,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转 动激光器或有关光学元件实现光束的偏转。机械转动平台通常故障率 较高,而且由于实际应用环境中各种扰动的存在,很容易出现较大的 偏离。为了克服机械转动偏转光束的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热透 镜控制(或改变)激光光束指向角的方法,完全摒弃了机械转动装置 的不足。
当激光经过介质传输时,通常有部分的激光能量会被介质吸收, 造成激光能量损失,同时引起介质的温度升高,导致介质的折射率发 生变化,称之为激光的热效应现象。对于圆形对称的激光光斑,这种 热效应的后果就是在介质中形成一种类似凸(凹)透镜的效应,称为 介质热透镜,本发明就是采用介质热透镜实现激光光束的偏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热效应控制激光光束指向角的方 法,以便在不采用机械转动装置情况下,方便、快捷调节激光光束的 传播方向,使激光光束能及时跟踪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热效应控制激光光束指向 角的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工作激光器、热控激光器和激光介质, 工作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通过 耦合单元进入激光介质后输出;热控激光器发出波长为λ2的激光光束 进入激光介质,激光介质吸收波长为λ2的激光光束的能量,在波长为 λ1的激光光束通过激光介质的光路上产生热效应,调整波长为λ2的激 光能量大小,控制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偏转方向。
所述的热控激光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多个激光器,一个或一 个以上的多个激光器作用在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的光路附近,使热控 激光器到工作激光器光路中心的距离应处在热控激光器在激光介质 产生的热效应作用范围之内,由此控制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产生偏转 方向。
所述的热控激光器或直接或通过空间耦合装置照射到激光介质 上,使激光介质产生热效应。
所述工作激光器或热控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 体激光器或气体激光器。
所述的激光介质应对发出的激光波长λ1的激光光束是透明的。
所述的激光介质对发出波长λ2的激光光束是吸收率大于70%以 上。
所述的激光介质至少包括薄片状、圆柱状。
所述的工作激光器的输出光经过空间耦合后进入激光介质,工作 激光器进入激光介质后或沿激光介质的中心光轴或偏离中心光轴传 播;热控激光器输出光通过空间耦合到达激光介质中,与工作激光器 光路的距离应确保所产生的热效应能够作用于工作激光的光路上。
所述的激光介质连接有热沉,通过热沉和热控激光的能量调节激 光介质中的热效应。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作激光器发出一个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通过 耦合单元进入激光介质后输出,在激光介质内热效应的作用下发生指 向角的偏转;热控激光器发出波长为λ2的光束进入介质的设计位置, 激光介质吸收热控激光器的能量,产生所要求的热效应,确保激光束 传播方向按照所要求的方向偏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激光器;2.工作激光器的光束耦合单元;3.热沉; 4.激光介质;5.热控激光器;6.热控激光器的光束耦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