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273.7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玲;金尚忠;李文环;邹艳秋;余彬彬;陈亮;王乐;石岩;邹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生成 方法 识别 | ||
1.一种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具有二维平面矩阵的承载物;
在所述承载物的所述二维平面矩阵上打印出二维码;
在打印的油墨中添加拉曼物质,在打印二维码之前或之后的二维平面矩阵中打印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使得所述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与二维码重合形成拉曼三维码的平面图;
所述拉曼三维码表征的数据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二维平面矩阵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相应元素位置上的不同分布表示不同的信息,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另一部分是在第三维度中通过带有拉曼信号的拉曼物质在矩阵中相应元素位置上的不同分布表示不同的信息,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检测出有特定物质的拉曼信号表示二进制“1”,没有则表示二进制的“0”;
所述三维码实现的编码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分析,确定数据类型,选择高效的编码模式;数据编码,将数据字节转换为二进制位流的数据码;生成纠错码,并加入到数据码字中;增加功能图形,在矩阵中布置块;添加掩模;
所述功能图形包括寻像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和校正图形,以及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模块和符号字符的布置;
所述符号字符布置中,多数码字在符号中表示为规则的2*2个模块,码字排列向上或向下排列,每个码字的最前四位按序号依次排放,后四位用拉曼信号表示也依次叠加排放在模块之上,当遇到功能图形的边界时,如若需要改变方向或紧靠功能图形时,改用水平排列4*1或垂直排列的1*4的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拉曼物质具有颜色时,在打印二维码之前先打印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使二维码覆盖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平面矩阵的承载物为纸张或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曼物质包括钛白粉。
5.一种拉曼三维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设备照射在由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生成方法生成的拉曼三维码的平面图上,获取二维码对应的二维数据码;
使用激光光源激发所述拉曼三维码平面图,使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出现拉曼光谱信号;
根据所述拉曼光谱信号获取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对应的第三维数据码;
将二维数据码和第三维数据码排列组合获得拉曼三维码表征的信息;
所述拉曼三维码表征的数据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二维平面矩阵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相应元素位置上的不同分布表示不同的信息,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另一部分是在第三维度中通过带有拉曼信号的拉曼物质在矩阵中相应元素位置上的不同分布表示不同的信息,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检测出有特定物质的拉曼信号表示二进制“1”,没有则表示二进制的“0”;
所述三维码实现的编码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分析,确定数据类型,选择高效的编码模式;数据编码,将数据字节转换为二进制位流的数据码;生成纠错码,并加入到数据码字中;增加功能图形,在矩阵中布置块;添加掩模;
所述功能图形包括寻像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和校正图形,以及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模块和符号字符的布置;
所述符号字符布置中,多数码字在符号中表示为规则的2*2个模块,码字排列向上或向下排列,每个码字的最前四位按序号依次排放,后四位用拉曼信号表示也依次叠加排放在模块之上,当遇到功能图形的边界时,如若需要改变方向或紧靠功能图形时,改用水平排列4*1或垂直排列的1*4的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维度拉曼物质阵列中不同的拉曼物质调整所述激光光源的激光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曼三维码表征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和视频中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曼三维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激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2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