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030.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辛武根;张金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源包括:光条,以及按照预定间隔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光条上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源采用第一荧光粉,所述第二光源采用第二荧光粉,所述第二荧光粉与所述第一荧光粉不同。通过本发明,无需采用重新调制荧光粉制作背光源的方式即可满足特定色域值的显示要求,避免了调制新的荧光粉导致的产品开发周期变长,以及降低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中,背光源多采用直下式背光源或侧入式背光源,这两种背光源使用蓝光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激发不同荧光粉以达到白光的效果,并实现不同的色域。常用的荧光粉有Y(黄色)粉,YR(黄红色)粉,RG(红绿色)粉,KSF(氟硅酸钾)。目前,同一BLU(Backlight Unit,背光模组)上面的LED灯使用同一种荧光粉,通过和彩膜搭配显示不同的色域。通常,使用Y粉一般可以实现62%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Committee,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色域,使用YR粉一般可以实现72%NTSC色域,使用RG粉一般可以实现82%NTSC色域,使用KSF则一般可以实现大于100%NTSC色域。
但是,当需要使用某个特定值(例如78%)的NTSC色域时,或者当彩膜具有特殊情况时,使用一种荧光粉可能达不到要求的色域,而使用另一种荧光粉可能会超过要求的色域,此时只能重新调制荧光粉,这必然将导致产品开发周期变长,降低产品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特定色域值要求而单一荧光粉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无需重新调制新的荧光粉重新制作背光源即可达到满足特定色域值的要求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条,以及按照预定间隔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光条上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源采用第一荧光粉,所述第二光源采用第二荧光粉,所述第二荧光粉与所述第一荧光粉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为发光二极管(LED)。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采用一一交替间隔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光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荧光粉的类型包括:Y荧光粉、YR荧光粉、RG荧光粉,或KSF荧光粉。
优选地,所述第一荧光粉为YR荧光粉,且所述第二荧光粉为RG荧光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上述背光源。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上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一光源的位置、且靠近入光面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网点,所述导光板的反光面上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二光源的位置、且靠近入光面处设置有多个第二网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采用的第一荧光粉为YR粉,所述第二光源采用的第二荧光粉为RG粉,所述第一网点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的入射光向所述导光板出光面反射的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网点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的入射光向所述导光板出光面反射的第二反射面,多个所述第一网点的所述第一反射面面积之和小于多个所述第二网点的所述第二反射面面积之和。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点和所述第二网点的表面均为部分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网点的直径。
优选地,按照距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从近到远,所述第一网点的个数逐渐减小;按照距离所述第二光源的从近到远,所述第二网点的个数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