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雾霾清洗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954.1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小宁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 43221 | 代理人: | 曾建龙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雾霾清洗器。
背景技术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雾霾,已经严重危害到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多仅限于室内使用,治标不治本,人难免都会出门,并且现有的净化器还存在成本高昂,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难以购买。面对户外灰蒙蒙的雾霾,目前,现有技术中出门在外除了戴口罩外,大家似乎显得束手无策,如何有效清除雾霾,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建设维修成本低,除霾效果好的立式雾霾清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雾霾清洗器,主要包括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竖直放置的上管体,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通过支撑架相连接,所述上管体顶部开口为空气出口,所述支撑架间的空隙及上管体底部开口为空气入口,所述上管体内设置有若干根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与自动喷洒水龙头相连接,所述下管体底部与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在上管体内由上而下分层设置。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通过管道与储水池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进一步,所述储水池设置有进水口。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与储水池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管体、下管体采用塑料管道或不锈钢管道。
进一步,所述上管体固定于建筑物或塔体结构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空气自下而上循环的原理,当空气进入上管体后,打开水流控制开关,上管体内的自动喷洒水龙头喷洒水珠对空气进行清洗,由于喷水管由上而下分层设置,因此,雾霾越严重的下层水珠越密集,达到充分清洗的目的。清洗雾霾后的水珠进入下管体内,然后经排水管排出,所述排水管中的水也可通过水泵重新回收到储水池进行重复利用。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建设和维修成本低,便于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并且能有效去除雾霾中的粉尘、固定颗粒物,能大大改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雾霾清洗器,主要包括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竖直放置的上管体1,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下管体2,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通过支撑架3相连接,所述上管体1顶部开口为空气出口4,所述支撑架3间的空隙及上管体2底部开口为空气入口5,所述上管体1内设置有若干根喷水管6,所述喷水管6在上管体2内由上而下分层设置,所述喷水管6与自动喷洒水龙头7相连接,所述下管体2底部与排水管8相连接,所述喷水管6通过管道与储水池9底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流控制开关10,所述储水池9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排水管8与储水池9相连接,所述上管体1采用塑料管道,所述下管体2采用不锈钢管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管体1固定于高大建筑物上,以提高其牢固性,并可减少建设成本,所述储水池9设置由建筑物顶部,利用建筑物内的自来水管道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小宁,未经熊小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