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分秸秆深松浅播式施肥播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801.7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四斌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秸秆 深松浅播式 施肥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机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分秸秆深松浅播式施肥播种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不可耕面积过大(主要是山地、丘陵和沙漠),使可耕面积大为减小,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排名仅占世界第126位,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因此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作物,来满足国内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使耕地面积逐年缩减,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人均不足1.4亩,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供应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及农副产品的需求,必须增加粮食产量,而科学种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传统播种小麦的程序基本是:撒肥、犁耕、平耙、起梗、播种。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秸秆粉碎还田后免耕播种法得到推广,免耕播种小麦不仅节约了劳力省时省力,而且,秸秆覆盖在农田中可转化为有机肥并具有保墒作用,一举多得,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免耕播种的方法虽然好,可是免耕播种的机械设备却跟不上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是农民种田时施肥播种所需的农业机械,主要真对小麦、花生、玉米、大豆的免耕种植。兼顾农田耕后的庄稼种植,玉米收割秸秆还田后免耕种植小麦或小麦收割秸秆还田后免耕种植玉米、花生、大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粉碎后的庄稼秸秆厚厚的覆盖在农田中,对庄稼的免耕种植造成困难,普通播种机耧腿上安装有被动式分秸秆器,工作时不能主动转动,依靠秸秆涌起的偏重来进行分离秸秆,常出现分离秸秆不彻底,容易形成耧腿之间的秸秆拥堵,使播种工作停顿,对播种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当前播种机的不足,满足科学种田的需要,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主动分秸秆深松浅播式施肥播种机,它的主架前端焊接有牵引架,主架上方装有肥料箱和种子箱,主架下方装有播种耧腿和播肥耧腿,播种耧腿底部装有播种铧,播种铧的下面装有深松铧,播肥耧腿的底部装有播肥铧。主架下后方装有地轮轴,地轮轴上装有地轮,地轮轴的两端分别装有动齿轮,动齿轮通过链条和链轮转动带动播种和施肥机构,同时带动压秸秆盘和分秸秆器转动,其特征在于:播种耧腿和播肥耧腿上套装有分秸秆器,分秸秆器的上端装有压秸秆盘,压秸秆盘上开有齿孔,齿孔与链条带动的尖齿齿轮啮合。
为了使小麦开春前不至于疯长,将肥料播在两麦隆之间,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播肥耧腿安装在播种耧腿中间位置。
为了达到深松浅播的目的,播种铧高于深松铧。
为了使链轮带动尖齿齿轮,在链轮与尖齿齿轮之间装有轴承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在播种机耧腿上的主动式分秸秆器套装在耧腿上,分秸秆器的上端安装有压秸秆盘,防止秸秆向上隆起,压秸秆盘上有齿孔,齿孔与上方的尖齿齿轮啮合。主动式分秸秆器工作时主动转动,分离秸秆能力强,不易形成耧腿之间的秸秆拥堵,提高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
普通播种机不适应免耕小麦种植,播下的种子落在没有深松的土地上,湿度低透墒差出芽率降低,对小麦的产量造成影响。
安装在播种机耧腿上的深松浅播式耧铧,播下的种子落在深松过的土地上透墒性好,湿度大提高了种子的出芽率,从而提高了庄稼的产量,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主动分秸秆深松浅播式施肥播种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播种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播种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播种机的下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秸秆器安装在耧腿前端的部分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四斌,未经高四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