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解氧智能控制缺养菌培养驯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458.4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宏;马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白改芳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解氧 智能 控制 缺养菌 培养 驯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过程中菌种培养驯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溶解 氧智能控制缺养菌培养驯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在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以氨 (NH4+)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NO2-)为电子受体生成N2的生物反 应,由于厌氧氨氧化过程能同时去除氨和亚硝酸盐,且无需外加有机 碳源,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在对高氨氮、低碳氮比的废水 处理中显现出耗氧能耗小、剩余污泥少以及无需外加有机物作为电子 供体等明显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水处理学者研究的热点以及水处理行 业污水概念厂计划关注的焦点。
SHARON(SingleReactorSystemforHighAmmoniaRemovalover Nitrite,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是利用硝酸菌与亚硝酸菌的比增值速率 不同,即:在较高的温度下(30~36℃),硝酸菌的增值速率明显小于亚 硝酸菌,硝酸菌的世代时间长于亚硝酸菌。通过控制温度,并使污泥 龄介于硝酸菌和亚硝酸菌的世代时间之间,从而使亚硝酸菌具有较高 的浓度而硝酸菌被自然淘汰,维持稳定的亚硝酸积累。
CANON(completelyautotrophicnitrogenremovalovernitrite,全程 自养脱氮)工艺是一个基于亚硝酸盐的全自养脱氮过程,它通过氨氧化 菌(AOB)的作用,先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通过厌氧氨氧化菌 (AAOB)的作用,将剩余的氨和亚硝盐转化成氮气。从反应上看, CANON工艺是Anammox和SHAEON工艺的结合。
Anammox工艺的原理为:
可以看出,由于Anammox菌只能采用NO2--N作为电子受体,所 以必须进行短程硝化,即氨氧化菌(AOB)以O2为电子受体,氧化 NH4+-N,生成NO2--N
结合SHARON工艺的原理,即:
得到CANON工艺的整体反应方程式,即:
由于AOB需要氧气,而AAOB对氧气敏感,因此CANON工艺必 须在低氧条件下实施。在低DO(溶解氧)浓度下,AOB可将氨氮氧 化成亚硝氮,同时可耗尽DO,为AAOB创造缺氧环境,使AAOB发 挥正常功能,将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低DO浓度也有利于抑 制NOB,从而有利于维持短程硝化,将氨氮氧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 由于AOB对DO的亲和力强于NOB,低DO浓度可以抑制NOB(硝 化菌)生长。CANON工艺最适合的DO范围为0.5-1.5mg/l(尤以 0.8-1.0mg/l为最佳)。
Anammox菌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为11d-13d,也就是说,要让它 增多本身就很不容易;在培养过程中如果以絮体形式存在,沉降速率 较慢,污泥流失严重,也就是说,如果它刚长出的那部分新泥没有及 时形成颗粒污泥,那么它就会在反应器换水的过程中随水被排放到外 面,这样的话,要让它增多,就更加不容易了;因此培养驯化的成本 和难度均比较显著。颗粒污泥是由细菌构成的自凝聚体,可以降低污 泥流失量,具有污泥量大,沉降速度快,微生物种类丰富,抗有机负 荷冲击能力强和较好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去除等优点,能确保生化 过程稳定高效地运行。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但上升流 提供的水利剪切力是形成颗粒污泥的一个主要原因。
传统的CANOA工艺是通过控制曝气时间和曝气量来控制溶解氧, 这种运行方式在曝气量过大时,虽然搅拌比较充分利于传质,但溶解 氧过高,厌氧氨氧化菌会受到抑制,短程硝化菌占优势,亚硝氮会积 累;曝气量过小时,溶解氧可以降下来,但搅拌的强度降低,会引起 污泥沉降,反应不充分等问题;或者
采用机械搅拌或用氮气曝气的方式来解决污泥沉降和溶解氧控制 的问题。但机械搅拌的方式会使污泥与反应器壁之间产生摩擦和碰撞, 不利于污泥颗粒的形成;氮气曝气的方式虽然避免了溶解氧过高和污 泥易沉降问题,但氮气利用率低,经济成本很高,且搅拌不充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