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259.3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冬雷;鞠兴龙;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冬雷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注入 感应 耦合 无线 能量 传输 装置 | ||
1.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频脉冲 能量储存单元(1)、脉冲能量转移单元(2)、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接收端 谐振单元(4);
直流电源(5)向低频脉冲能量储存单元(1)提供注入能量,低频脉冲能 量储存单元(1)与脉冲能量转移单元(2)相连接,再与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 相连,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通过发射线圈LT(13)与接收线圈Lr(16)的耦 合谐振向接收端谐振单元(4)传输能量,接收端谐振单元(4)接收能量并向负载 电阻Rr(18)供电;
所述低频脉冲能量储存单元(1)包括开关管S1(6)、吸收电容C1(7)、耦 合电感L1(8),开关管S1(6)连接在直流电源(5)和耦合电感L1(8)之间;吸 收电容C1(7)并联在开关管S1(6)功率端两端;
所述的脉冲能量转移单元(2)包括耦合电感L2(9)、二极管D1(10)、开关 管S2(11)、缓冲电容C2(12),耦合电感L2(8)与耦合电感L1(9)耦合连接,并和 二极管D1(10)的正极相连接,开关管S2(11)、缓冲电容C2(12)都并联在二极管 D1(10)的负极和接地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低频脉冲能量储存单元(1)和脉冲能量转移单元(2)的工作频率 相同,该工作频率远低于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的谐振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包括发射线圈LT(13)、发射补偿电容CT(14)、 发射线圈电阻RT(15);发射线圈LT(13)、发射补偿电容CT(14)、发射线圈电 阻RT(15)组成串联谐振网络,并联在缓冲电容C2(12)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接收端谐振单元(4)包括接收线圈Lr(16)、接收补偿电容Cr(17)、 负载电阻Rr(18);接收线圈Lr(16)、接收补偿电容Cr(17)、负载电阻Rr(18) 组成串联谐振网络,发射线圈LT(13)与接收线圈Lr(16)的耦合系数为K。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低频脉冲能量储存单元(1)中的耦合电感L1(8)匝数为耦合电感L2(9)匝数的n倍,n大于等于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 在于,根据装置中开关状态的不同,电路工作过程具体包括四个模态,实现步 骤如下:
步骤A:开关管S1(6)与开关管S2(11)触发导通,左侧直流电源(5)为耦 合电感L1(8)充电,右侧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以自由振荡形式传输能量,此 为模态1;
步骤B:开关管S1(6)断开,开关管S2(11)保持导通,耦合电感L1(8)中储存 的能量在极短时间内转移到耦合电感L2(9)中,如果耦合电感L1(8)与耦合电感 L2(9)不是完全耦合,则需要利用吸收电容C1(7)对漏感能量进行吸收,吸收掉 的漏感能量会沿着由吸收电容C1(7),直流电源(5)和耦合电感L1(8)组成的谐振 回路向耦合电感L1(8)释放,在耦合电感L1(8)上会形成一个反向的电流,被吸 收电容C1(7)吸收的能量被完全释放后,开关管S1(6)内部的体二极管会导通, 耦合电感L1(8)中的能量将回馈到直流电源(5)中去,此为模态2;
步骤C:断开开关管S2(11),耦合电感L2(9)中的能量转移到高频谐振 发射单元(3)中,此为模态3,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C1:耦合电感L2(9)中的能量必须完全释放并转移到缓冲电容C2(12) 和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中,
步骤C2:缓冲电容C2(12)与发射线圈LT(13)、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中 的发射补偿电容CT(14)形成一个谐振网络,缓冲电容C2(12)中的能量以振荡的 形式被转移到高频谐振发射单元(3)中,
上述C1、C2两个步骤实际是同时进行的,但是第一步必须比第二步提前完 成;
步骤D:缓冲电容C2(12)中的能量完全释放后,将开关管S2(11)导通,形 成发射线圈LT(13)-发射补偿电容CT(14)-发射线圈电阻RT(15)-开关管 S2(11)的发射谐振网络,并与接收端谐振单元(4)形成磁耦合谐振,此为模 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冬雷,未经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冬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2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与引出线磨损的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