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材料抗气蚀性能的试验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65178.3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林;邵昌;王勇;谈明高;王凯;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材料 气蚀 性能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材料抗气蚀性能的试验台。
背景技术
空蚀也称气蚀,是指当液体在与固体表面接触处的压力低于它的饱和蒸汽压力时,将在 固体表面附近形成气泡。另外,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也可能析出而形成气泡。随后,当气泡 流动到液体压力超过气泡压力的地方时,气泡便溃灭,在溃灭瞬时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高温。 固体表面经受这种冲击力的多次反复作用,材料发生疲劳脱落,使表面出现小凹坑,进而发 展成海绵状。严重的其实可在表面形成大片的凹坑,甚至穿孔。空蚀的程度以空蚀强度来衡 量。空蚀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减重、减容、穿孔数和表面粗糙度变化作为特征量。空 化空蚀是以液体为介质的泵、水轮机、水泵水轮机以及螺旋桨等透平机械的两个特有流体力 学问题之一。为了保证水力机械的正常运转,需要对空化和空蚀采取防护措施,除了提高水 力机械本身的空化性能外,还需要对材料的抗空化空蚀性能进行研究,即要尽量选用抗空蚀 性能良好的材料,尤其是在叶片及其他易遭受空蚀破坏的零部件,选用抗空蚀性能良好的材 料是很重要而有效的防护空蚀侵蚀的措施。现有技术中有利用超声波气蚀实验机直接在材料 表面产生空蚀破坏来测试材料的抗气蚀性能,但其存在造价昂贵,且适用性较差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材料抗气蚀性能的试验台,利用 孔板射流原理测试材料的抗气蚀性能,操作容易、测量精度较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测量材料抗空蚀性能试验台,包括压力容器罐、离心泵、稳压罐和空蚀发生装置; 所述压力容器罐的出水管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离心泵的进水口;所述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第 二管路连接稳压罐的进水口;所述稳压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空蚀发生装置的进水口, 所述空蚀发生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连接压力容器罐的进 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设有进口调节阀门,所述第五管路和进水管路之间设 有出口调节阀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 测压孔均分别连接3个压力变送器的输入端,所述压力变送器和电磁流量计的输出端通过信 号线连接泵TPA测试仪;所述泵TPA测试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压力容器罐还连接 有真空泵,压力容器罐上设有真空表;所述离心泵连接有电机变频器;
所述空蚀发生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的中心设有渐缩孔;所 述后面板对应于前面板一面的中间对称开有两个矩形槽;所述第三管路为渐缩管,直径小的 一端连接前面板,直径大的一端连接稳压罐。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均为圆形有机玻璃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有圆 环形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面板上均布有4个出水口,分别 经4个第四管路通过五通阀连接第五管路的进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管路为渐扩管,直径小的一端连接第四管路的出口,直径大的一端 连接进水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罐和稳压罐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压力容器罐包括筒形罐体、 罐盖、罐盖吊环、给水管路、液位计、撑脚和排水管路;所述筒形罐体上部设有罐盖,所述 罐盖顶部设有取压孔,取压孔上部设有中间带螺纹孔通孔的凸台;所述罐盖上设有给水管路 和抽真空管路;所述筒形罐体底部设有撑脚和排水管路;所述筒形罐体侧面设有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罐体罐身为圆筒形、底部为球壳形,筒形罐体的壁厚为5mm,负压 最大为-0.1Mpa;3个撑脚均布焊接在筒形罐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罐的抽真空管路通过PVC钢丝软管与真空泵的泵入口连接;所 述抽真空管路上设有抽真空快开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泵为NISO50-32-200型单级离心泵;所述的电磁流量计型号为 DKS-LDE智能一体式电磁流量计;所述真空表的型号为YZ-100BF型;所述的真空泵为XD 型旋片式真空泵,抽气速率为40m3/h,极限真空200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