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集水中纳米银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000.5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伟;呼守蒂;朱磊;王默;常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刘衍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集 水中 纳米 颗粒 方法 | ||
一种富集水中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纳米银分散液:将水合肼溶液滴加到硝酸银和高分子保护剂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纳米银分散液;2)纳米银的富集:按照一定比例将纳米银分散液与有机酸‑醇溶液混合,充分反应;经表面改性后沉积,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银颗粒。其优点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水中纳米银颗粒富集的简单方法,利用颗粒表面的羟基和有机酸进行脱水缩合反应,使颗粒由亲水变成亲油特性;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有机酸‑醇体系来富集纳米银颗粒,具有环保和高效率的优势,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本发明得到的纳米银粉,导电性高,表面富含有机基团,在油性溶剂中具有高分散性;具有批量和环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集水中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柔性化、小型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微米导电油墨已经不能满足低加工温度和更小特征尺寸的要求。纳米银导电油墨,以其低热处理温度以及满足小尺寸加工工艺的优势,已经成为导电浆料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水环境中合成纳米银颗粒,经富集后重新分散,是首选的导电油墨可规模化制备工艺。受制于稳定性和导电性的双重影响,水环境中制备纳米银颗粒浓度很低(一般小于10%),为后期制备高银含量导电油墨带来生产效率的难题。常用的富集方法有丙酮聚沉、离心和盐析等,其存在如下缺陷:丙酮聚沉需要使用大量丙酮,安全隐患多,毒性大;离心效率低,耗能高,分离出的颗粒分散性差;盐析法容易破坏颗粒的稳定性,再分散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富集水中纳米银颗粒的方法,由此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其表面包覆有机物,易于在油性溶剂中分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集水中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纳米银分散液:将一定浓度的水合肼溶液滴加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和高分子保护剂的混合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持续搅拌,保持一定反应温度和时间;得到纳米银分散液;2)纳米银的富集:按照一定比例将纳米银分散液逐滴加入到有机酸-醇溶液中,保持在一定pH和温度,搅拌,充分反应;纳米银颗粒经表面改性后,沉积在容器底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银颗粒,实现了纳米银颗粒的高效率富集;其中所述的有机酸-醇溶液中,有机酸和醇溶剂的质量比例为0.03:2~0.30:2。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纳米银分散液和有机酸-醇溶液的体积比例为1:1.8~1:3.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纳米银分散液与有机酸-醇溶液的混合液的pH值为3~7。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5~20℃,时间为:1~3 h;持续搅拌。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纳米银分散液与有机酸-醇溶液混合反应的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30~60 min。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高分子保护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型号包括K30、K60或K9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醇解度包括1788、1988、2088或2488。
优选的,有机酸-醇溶液中醇溶剂为亲水亲油性的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的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有机酸-醇溶液中的有机酸为疏水亲醇性的油酸、壬酸、癸酸或肉豆蔻酸的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水中纳米银颗粒富集的简单方法,利用颗粒表面的羟基和有机酸进行脱水缩合反应,使颗粒由亲水变成亲油特性;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有机酸-醇体系来富集纳米银颗粒,具有环保和高效率的优势,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本发明得到的纳米银粉,导电性高,表面富含有机基团,在油性溶剂中具有高分散性;本发明具有批量和环保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