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输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2256.4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戴新春;丁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义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装置中近年来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完全植入式的血管通道系统,可用于 肿瘤治疗等,国内尚没有广泛开展。它由球囊式输注泵、连接管、可置于皮下的输液座和与 之相连的导管顺次连接而成,其中,球囊式输注泵是由两层弹性膜构成,内层为特殊的多聚 体,外层为硅胶球囊。其工作原理是当药液从加药口冲入球囊后,球囊膨胀,使药液充满球 体并产生正压,药液由流速控制器和硅胶球囊的弹力收缩共同决定流速,以一定的速度缓 慢输注入连接管,其特点为小型、轻便、可携带,可设定容量,能以连续、精确的方式为患者 输液;输液座由钛合金或镍铬合金制成,导管通常为硅胶制成,其截面为圆环状,导管头部 开有孔,并具有三向瓣膜设计。使用时,输液座及导管均埋植于皮下,患者社交活动基本不 受影响,可以洗浴及游泳,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有众多优点,其优点除了针对于病灶直接给药 治疗效果好外,还包括:1.不易感染。2.患者生活质量提高。3.维护简单。4.使用期限长。因 此,它是一种很好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上述医用输液装置还存在如下不足:1、输液座由钛合金或镍铬合金 制成,使用者生活受限,如进行CT检查,通过安检等受影响,2、导管在进行皮下穿刺时不便, 3、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运动、肢体弯曲等存在导管因弯曲、折叠形成堵管或管内流体流动 不畅的可能性,4、球囊式输注泵提供压力,将药液持续地输注入输液座,并进而经导管给 药,其给药压力随着球囊弹力的释放逐步降低,不能保证持续而恒定的压力值。需要加以改 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克服上述不足,使用者方便的医用输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输液装置,由输注泵、连接管、可置于皮下的输液座和与之相连的导管顺 次连接而成,所述导管头部开有孔,导管为硅胶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座由含有显影 剂的瓷制成,所述导管为层状结构,它包含有显影剂层,导管内壁上有肋。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在CT、安检检查时不受影响;导管 由于存在显影剂层,在进行皮下穿刺时,在X光下可方便地进行;导管内壁上有肋,在弯曲、 折叠时不会形成堵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输注泵由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活塞组成,活塞上装有密封圈,上述活塞将壳体内空 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其中,与连接管相通连的空间内充满药液,另一侧的空间内内置有 碳酸钠片剂和枸橼酸。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钠片剂能与枸橼酸持续地发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 碳气体,推动活塞将药液以一定的速度缓慢输注入连接管,并通过皮下的输液座和与之相 连的导管到达病灶处。其压力稳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导管内壁上有三根肋,相邻两肋的圆心角为1200。
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导管因弯曲、折叠时管内流体流动顺畅。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管的截面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输注泵;2、连接管;3、输液座;4、导管;5、壳体;6、活塞;7、密 封圈;8、与连接管相通连的空间;9、另一侧的空间;10、碳酸钠片剂;11、枸橼酸;12、药液; 13、截断阀;14、显影剂层;15、导管内壁;16、导管外壁;17、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医用输液装置,由输注泵1、连接管2、可置于皮 下的输液座3和与之相连的导管4顺次连接而成,其中,输注泵由壳体5、位于壳体内的活塞6 组成,活塞上装有密封圈7,上述活塞将壳体内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其中,与连接管相 通连的空间8内充满药液12,另一侧的空间9内置有碳酸钠片剂10和枸橼酸11。连接管2上安 装有截断阀13、所述输液座3由含有显影剂的瓷制成。所述导管4为层状结构,由导管外壁 16、显影剂层14、导管内壁15组成,导管内壁上有三根肋17,相邻两肋的圆心角为1200,导管 为硅胶制成,导管头部开有孔,并具有三向瓣膜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义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义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