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有先兆的偏头痛的药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61798.X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效娟;朱惠连;刘增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效娟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9068;A61P25/06;A61P17/00;A61P25/20;A61K35/60;A61K35/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 地址: | 26271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先兆 偏头痛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有先兆性偏头疼的药物。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有先兆偏头痛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言语和运动先兆少见。先兆症状一般在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头面部水肿、颞动脉突出等。
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
在偏头痛的治疗上,西医常用苯噻啶、阿米替林等药物来治疗,基本上均有一些疗效,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疗效果不好,停药后复发率高,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有先兆性偏头疼的药物,该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复发率底,而且具有治疗头皮毛囊炎和失眠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有先兆性偏头疼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白芍5-20克、三七5-15克、猪大肠20-30克、菊花6-12克、菟丝子8-12克、芦荟6-18克、党参6-12克、青稞7-12克、大马哈鱼籽10-15克、豆浆6-12克、啤酒花3-15克、木耳4-14克、绿豆6-15克、制竹筒1个、葱泥10-15克、姜汁10-15克、氮酮12-15克。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一种治疗有先兆性偏头疼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白芍15克、三七12克、猪大肠25克、菊花8克、菟丝子10克、芦荟10克、党参10克、青稞9克、大马哈鱼籽12克、豆浆9克、啤酒花11克、木耳10克、绿豆10克、制竹筒1个、葱泥12克、姜汁12克、氮酮14克。
将直径为100-150毫米、长度为200-250毫米的青竹筒,切开一端,浸入黄酒中浸泡20天,后取出,沥干制成。
所述黄酒为即墨老酒。
所述即墨老酒的酒精度为11.5%vol。
将白芍15克、三七12克、猪大肠25克、菊花8克、菟丝子10克、芦荟10克、党参10克、青稞9克、大马哈鱼籽12克放入制竹筒中;加入清水100ml,,将制竹筒密封,放入蒸锅内,慢火蒸20分钟,然后再向制竹筒加入豆浆9克、啤酒花11克、木耳10克和绿豆10克;继续慢火蒸15分钟,滤出液体,得内服药A。
将所余固体连,粉碎成糊状物B。
将糊状物B与葱泥12克、姜汁12克、氮酮14克搅拌均匀,得外用药C。
所述姜汁为鲜姜榨汁,静置12小时。
所述葱泥为鲜大葱去根和外皮,用石臼捣烂成泥,静置12小时。
使用时,每日分早晚用内服药,外敷药在温度为30-40度时,用纱布包裹沥出水分,间隔5分钟,置于头部,每隔2分钟加热后循环使用。
本发明药物对有先兆的偏头痛有很好的疗效,用药1天,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75%的患者症状消失,91%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余无改变;颞动脉突出的患者81%症状消失,94%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余无改变;畏光畏声的患者86%症状消失,93%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余无改变;头皮触痛的患者,99%的患者症状消失,100%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对治愈后的病例每间隔半年进行回访,3年内无复发,疗效稳定。
本发明药物对头皮毛囊炎有很好的疗效,用药1天,头皮局部丘疹的患者85%的丘疹消退,89%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余无改变;头皮疼痛的患者86%症状消失,89%的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余无改变。
本发明药物还具有治疗失眠的作用,对近年来,确诊失眠的331例患者中,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治疗2周,睡眠良好,两年内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效娟,未经董效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橄榄球状护膝
- 下一篇:智能经络式感应锻炼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