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脱氮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550.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王圣瑞;杨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一体化脱氮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
一上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外层为保温层,内层为反应层,该反 应层分为上层反应室和下层反应室;
保温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循环水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顶部设有排气口、出水口和pH探头伸入 口;
上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的侧壁设有不同高度的多个采样口,各采 样口均由阀门控制;
上层反应室内装填附有兼氧菌的无纺布填料,无纺布填料的下方设有 一向上曝气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下方设有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的下方设有一圆形挡板,由三项分离器与圆形挡板之间形 成弯曲的水流通道;
圆形挡板的下方为下层反应室,下层反应室内装填有biofringe填料, biofringe填料上附着反硝化菌;下层反应器的底部为进水口,进水口上方 设有一使反应器内布水均匀的布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上流式反应器为圆 柱形壳体结构,采用双层有机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上流式反应器配有 三个蠕动泵,分别用于进水、循环、酸碱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三相分离器为倾斜 45°折板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下层反应器的进水 口连接一用于调节进水pH值的调节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pH探头通过上层反 应室的pH探头伸入口伸入至圆形挡板的上方,该pH探头连接pH联动仪。
7.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调节池调节pH至7.2-7.5,经过布水器均匀进入上 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的下层反应室,在附有反硝化菌的biofringe填料 的存在下进行反硝化;
下层反应室的污水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上层反应室,完成同时部分亚 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过程;由三相分离器可防止上层反应室和下层反应室 的污泥随水流进入相反的反应室中,也可使下层反应室的水流从边上的通 道进入上层反应室,在上方反应室内形成回流,避免由于气流水流过大而 影响上层反应室污泥的附着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回流至 进水,通过调节池再次进入上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的下层反应室,进 行循环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通过不 同高度的采样口取样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上流式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 使用前的启动过程是:
1)首先向上流式反应器上层反应室的无纺布填料上接种anammox污 泥,利用人工配制含氮废水进行培养驯化;
2)向人工废水曝氮气,使进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mg/L,调节pH为 7-8;人工废水成分如下:
NH4-N100mg/L,NO2-N100mg/L,KHCO31.5-2.0g/L,NaCl10g/L, KH2PO454mg/L,FeSO4·7H2O9mg/L,EDTA5mg/L,微量元素1mL/L; 所述微量元素的成分为:CuSO4·5H2O0.25mg/L,ZnSO4·7H2O0.43mg/L, CoCl2·6H2O0.24mg/L,MnCl2·4H2O0.99mg/L,NaMoO4·2H2O0.22mg/L, NiCl2·6H2O0.19mg/L,NaSeO40.11mg/L,H3BO30.014mg/L;
3)待反应稳定后,逐步提高进水中溶解氧浓度,以培养反应器内可 以消耗氧气的细菌;
4)经过培养驯化,无纺布填料外表面附有兼氧菌,可消耗反应器内 的溶解氧,为anammox反应营造厌氧条件;
5)向上层反应室附有anammox菌的无纺布接种亚硝化菌,并降低进 水中的亚硝氮浓度,同时进行曝气;
6)待上层反应室实现稳定的一体化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过程后, 于下层反应室放入提前接种好的附有反硝化菌的biofringe填料,实现下层 反应室的反硝化处理过程;
7)上流式反应器成功启动后,进水可换为实际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5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植物田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曝气系统的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