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屠宰废水处理成套装置及屠宰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1359.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祥;王龙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屠宰 废水处理 成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屠宰废水处理成套装置以及利用所述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集水池、第一过滤池、隔油池、第二过滤器、调节池、气浮装置、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加药装置,采用“固液分离+水解酸化+好氧”的工艺原理,相对于常规生物法、物化法等处理屠宰废水工艺,本发明能够成套化组合撬装,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工程一次性投资少,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屠宰废水处理成套装置以及利用所述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屠宰过程中的废物以高浓度含氮有机化合物、悬浮物和溶解性固体物、蛋白质、油脂为主,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液、油脂、碎肉、猪毛、未消化完的动物饲料、粪便、泥沙等污染物,屠宰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卫生和人畜健康将造成很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猪毛、肉屑和未消化完的动物饲料虽说都属于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类污染物,但是进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后,却是需要比较长的停留时间才能够完全生物降解,这不仅要求处理装置有足够的容积,同时会加大工程的一次性投入;而动物粪便属于非常易生物降解类的有机污染物,动物粪便进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后,在生物酶的作用下,会自然分解,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变大,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一般情况下屠宰场当天排放的屠宰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CODcr≦4000mg/L,氨氮≦200mg/L,如果没有及时去除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动物粪便,动物粪便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后,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会立即发生重大变化,变化范围:CODcr≦4000--20000mg/L,氨氮≦200--1200mg/L左右,有机物浓度变大后,自然会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加大废水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最终还是会增加工程的一次性投入。
常规的屠宰废水处理工艺基本都是采用以生物法为主综合物理和化学处理工艺的组合式处理方法,已使用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成熟的工艺主要有以下有几种:
(1)屠宰废水→预沉淀池→隔油池→调节池→提升泵→UASB厌氧反应器→SBR生物处理装置。屠宰废水自流进入预沉淀池,然后自流进入隔油池,去除部分油脂后再自流进入废水调节池,然后通过提升泵将废水送到UA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降解,屠宰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情况下采用厌氧处理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废水在UASB厌氧反应器内需要的停留时间大约为72小时左右,经过厌氧处理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SBR生物处理再进行好氧生物处理,然后达标排放。屠宰废水采用以上处理工艺方法,从进水到出水,大约需要80个小时的停留时间,才能使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2)屠宰废水→隔油池→水解酸化调节池→提升泵→UASB厌氧反应器→中间水池→提升泵→过滤装置。屠宰废水自流进入隔油池,去除部分油脂后再自流进入水解酸化调节池进行不完全厌氧生物处理,然后再通过提升泵将废水送到UA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降解,经过水解酸化处理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UASB厌氧反应器内需要的停留时间大约为48小时左右,经过厌氧处理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然后再通过提升泵将废水送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然后达标排放。屠宰废水采用以上处理工艺方法,从进水到出水,大约需要60个小时的停留时间,才能使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屠宰废水→隔油池→水解酸化调节池→提升泵→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屠宰废水自流进入隔油池,去除部分油脂后再自流进入水解酸化调节池进行不完全厌氧生物处理,然后再通过提升泵将废水送到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进行好氧生物降解,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上清液经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经过水解酸化处理过的屠宰废水,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后的废水浓度依然很高,有机物浓度为CODcr≦2000mg/L左右,而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的最大的容积负荷设计一般在1.0kgCODcr/m3/d,需要的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的容积就比较大。屠宰废水采用以上处理工艺方法,工程一次性投资比较大,而且运行能耗较高,非常不经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祥;王龙,未经王祥;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