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活性工作电极的光电化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1292.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赵伟伟;徐静娟;周明;陈洪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通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活性 工作 电极 光电 化学 检测 装置 | ||
一种基于双活性工作电极的光电化学(PEC)检测装置,其样品池主要由具有光电活性和生物催化沉淀(BCP)活性的工作电极为特征的三电极体系组成。工作电极与激发光光源对准,三电极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本发明基于双活性的工作电极,布局新颖,检测结果准确,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双活性工作电极进行光电化学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化学过程是指具有光电活性的物质吸收光子,使电子处于激发态而产生的电荷传递过程。光电化学免疫分析是建立在光电化学传感与免疫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免疫方法,具备了光电化学传感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
生物催化沉淀(BCP)反应,可以在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在电极表面形成不溶性的绝缘层,阻止电子传递,从而进行有效的信号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基于双活性工作电极的光电化学(PEC)检测装置。本发明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与待测物浓度相关的电信号,并利用生物识别和催化作用,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本发明装置由样品池(由双活性工作电极、铂丝对电极、Ag/AgCl参比电极、特定电解液和导线构成)、光源、电化学工作站组成。在光照条件下,待测物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使得光信号转换为与待测物浓度相关的电信号,从而实现特异性、高灵敏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活性工作电极的光电化学(PEC)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含有特定电解液的样品池中,以具有双活性的工作电极、铂丝对电极、Ag/AgCl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与激发光光源对准,三电极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
上述的基于双活性电极的光电化学检测装置,所述的双活性电极为受到光照后能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具有光电活性的电极。
上述的基于双活性电极的光电化学检测装置,所述双活性电极为表面修饰有待测物的三元免疫复合物、碱性磷酸酶(ALP)和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的氧化铟锡(ITO)电极,具有生物催化沉淀活性。
上述的基于双活性电极的光电化学检测装置,所述电解液为能在光照条件下向电极传递电子的物质,它可以是抗坏血酸(AA)的PBS溶液,或AA的Tris-HCl溶液。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结果准确,且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布局结构图,其中1为光电极;2为参比电极;3为对电极;4为检测池;5为电化学工作站;激发光为可见光。
图2本发明实施实例原理示意图,其中1为CdS/ITO光电极,2为β-HCG的三元免疫复合物,3为生物素-亲和素复合物,4为碱性磷酸酶。
图3本发明实施过程光电流表征图,其中1为未修饰的CdS/ITO光电极;2为修饰了第一抗体的光电极;3为生物催化沉淀反应前的光电极;4为生物催化沉淀反应后的光电极。
图4本发明中β-HCG的浓度与光电流信号变化关系图,其中,光电流变化率=(生物催化沉积前的光电流-生物催化沉积后的光电流)/生物催化沉积前的光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基于双活性电极的光电化学检测装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的检测
该实例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为模型蛋白。更换待测物及其对应的抗体,可以实现多种蛋白的含量检测。
1、装置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通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通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