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附框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60941.3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5694276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发明(设计)人: 王杨林;朱守益;金旭;孔令意;唐圣奎;刘威;周绪纯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7/06 分类号: C08L27/06;C08L97/02;C08L23/28;C08L33/04;C08K13/02;C08K5/12;C08K3/26;C08K3/04;C08K5/09
代理公司: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代理人: 马荣
地址: 241009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木塑附框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塑附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窗安装采取先留洞口、后安装门窗外框、再进行门窗周 边填缝粉刷、装配门窗扇的方法,洞口的预留受到土建施工时模板、 浇注、砌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一次性标准到位,还要通过人工 粉抹才能解决,这样不仅费时费工费料,而且安装好的门窗会受到其 他工种施工时的二次污染,很容易受到损伤、擦伤,门窗周边填缝不 密实还会引起渗漏。

节能附框在传统的安装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改革,彻底解 决了现代门窗在安装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质量通病问题,更优越地实 现了门窗安装洞口标准化和隔热保温一体化,消除了门窗外框周边与 墙体联接处因填缝不密实而产生的渗漏现象。最大优势地解决了门窗 一次性后装法,使成品门窗完好无损交付用户使用。一般来说,建筑 的门窗洞口建成后,尺寸不规范,安装节能附框后,就可以比较精确 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附框,性能、颜色及加工可塑性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塑附框,是具有高静曲 强度、高弯曲弹性模量、高握螺钉力,节能环保的木塑附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塑附框的生产方法,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 的参数,提高木塑附框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木塑附框,包括以下物质及重量份:

所述的PVC聚合度为1000;所述的回用料为PVC塑料型材一次 回收经破碎磨粉处理后的清洁料。

所述的木粉为白杨或松木粉。

所述的木塑偶联剂为硅烷型;型号为:KH560固化型。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豆油基聚酯。

所述的填充剂为轻质活性碳酸钙。

所述的ACR加工助剂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所述的稳定剂为复合铅盐稳定剂或环保钙锌稳定剂。

所述的抗冲改性剂为氯化聚氯乙烯。

本发明配方中原料的作用如下:

木粉:在本发明中主要起到改性作用,提高最终产品的握螺钉力。

木塑偶联剂:硅烷型,白色粉末,在本发明中主要起到改善木粉 和PVC树脂的粘合性能,大大提高复合后产品强度的作用。

增塑剂: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有效提升PVC等树脂的塑化 性能,并改善整体配方的加工性能,在本发明中主要起改善塑化的作 用。

ACR加工助剂:丙烯酸类聚合物,外观为白色粉末,在本发明中 起促进PVC塑化,增强PVC熔体的强度、伸长度和弹性度,改善PVC 抗冲击性能及加工性能。

稳定剂:复合铅盐或钙锌稳定剂,在本发明中主要起到防止PVC 受热快速分解的作用。

抗冲改性剂:氯化聚乙烯,在本发明中主要起到抗冲改性作用, 提升产品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木塑附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将原料投入到热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排潮充分去除 混合料中的水分,后排入到冷混合机中,经罗茨风机和震动筛去除异 物后进入储存罐,并均化,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从挤出线上的料斗进入挤出机后, 混合料慢慢从固态转化为黏流态,熔体经模具挤出后,进入水箱进一 步冷却,经过牵引、切割后包装成品入库。

进一步的,步骤(1)在热混和机中混合400-500秒,混料温度 达到110-120℃后排入冷混合机;

进一步的,步骤(1)在冷混和机中混合冷混300-400秒至 4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的配方和用量配比,制备 得到的木塑附框具有高静曲强度、高弯曲弹性模量、高握螺钉力,节 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PVC由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回用料(PVC型材生产过程废料经破碎和磨粉处 理),由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木粉为白杨木粉,由宿州辉腾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 司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