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930.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景崤壁;王磊;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052 | 分类号: | C07D491/05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豆素 甲基 吡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是一个具有药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药物和材料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前合成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的方法主要是以取代的香豆素为原料,经过多步有机合成通过偶联和关吡啶环得到。该方法因为是多步法,因此具有收率并不高、副产物较多和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缺陷的合成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加入到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后,再加入Ni(Ac)2,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体系升温进行反应,然后将混合物蒸除溶剂后所得残余物,在残余物中加入重结晶溶剂,经重结晶得到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
本发明的反应式为:
本发明以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Ni(Ac)2为催化剂,一步法反应生成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和溶剂廉价易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水杨醛和乙酰乙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由于产物中水杨醛片断和乙酰乙酸乙酯片断的摩尔比为1:1,因此本发明采用该投料比能尽大限度的高产率得到预期的产物。
本发明催化剂Ni(Ac)2的用量为水杨酸摩尔量的1%。催化剂量少于此用量时,反应时间将会延长并且反应不完全,催化剂量多于此用量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该投料量下能够达到最佳催化效果。
反应的混合体系温度为95~105℃,优选为100℃。低于此温度范围时,该反应速度较慢。实验表明该温度为最佳反应温度。
所述重结晶溶剂为乙酸乙酯。因为产物中主要的极性基团为酯基,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选择乙酸乙酯为重结晶溶剂。实验表明,该溶剂能够较纯的得到重结晶产物。
总之,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锅三组分反应,操作简单。
2.本发明为合成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3.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成的产物的碳谱分析图;
图2为本发明制成的产物的氢谱分析图;
图3为本发明制成的产物的单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反应步骤:
向含有200mLDMF(N,N-二甲基甲酰胺)的50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2.4g水杨醛、13g乙酰乙酸乙酯、6g尿素和1.8g醋酸镍(Ni(Ac)2)。加热反应体系到100℃,2 h后反应完成。
蒸除溶剂后,残余物用20mL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2-(香豆素-3-基)-6-甲基吡啶并[5,4-C]香豆素30g。
熔点:大于300℃,产率84.5%。
应式为:
二、产物鉴定:
1、经碳谱分析,产物中一共22个碳。如图1所示。
2、经氢谱分析,产物中一共13个氢。如图2所示。
3、经单晶X衍射仪分析,产物的单晶结构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