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0823.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生;王小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生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 花序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
背景技术
枇杷为亚热带水果,原产中国,是一种兼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优质水果,在国内外水果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栽培效益较高。枇杷栽培,需要年均温达15-17度以上。枇杷的花期正值冬春低温季节,低温是影响枇杷产量的主要因子。通常枇杷在气温10度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度左右最适宜;当气温下降至零下6度时对枇杷花序会产生冻害,气温下降至零下3度以下对枇杷幼果产生冻害。
枇杷的花期长并且分三批开放,头花约在10-11月开放,因抗寒力差,所以当遇上早霜冻就会造成花和幼果遭受冻害而绝收;二花花期在11-12月,它的抗寒力胜于头花,发育较好,枇杷的产量主要来源于这部分花序;三花在1-2月开放,开花较迟,但抗寒能力较弱。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枇杷栽培地区经常会遇到低温情况,产量不稳定。目前枇杷生产上没有针对低温冻害的有效保护枇杷花序的措施,严重影响枇杷栽培的产量和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枇杷花序低温冻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在隔离外界冷空气的同时,通过内壁上的生石灰颗粒吸收水份散发热量提高袋内温度,有效保护枇杷花序免受低温冻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
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包括袋体和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袋壁连接而成,袋壁至少包括外层塑胶涂层和内层保暖层,在内层保暖层上设置至少一个由透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生石灰囊,生石灰囊中充填细小的生石灰颗粒;所述扎口装置设置在枇杷花序保护袋袋口处,通过收扎扎口装置可以扎紧袋口,限制枇杷花序保护袋内外空气对流。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袋壁由三层构成,外层为聚酯塑料涂层,中间层为纤维保暖层,内层为布满小气孔的聚酯塑料涂层;所述纤维保暖层中夹裹细小生石灰颗粒。由于细小石灰颗粒较为分散,与空气接触面较大,分解速度较快,散热和袋内升温较明显,短期保温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生石灰囊为环绕贴附在内层保暖层上的生石灰带。使用生石灰带可以增加生石灰的数量,延长低温保护时间。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袋壁纵向折叠,能够适当扩大袋内空间,适用于大束枇杷花序。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生石灰囊与内层保暖层活动连接,使用时再充填生石灰囊,既能保证生石灰的质量,又能让枇杷花序保护袋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细小石灰颗粒的颗径为0.5-2毫米,便于充填和使用。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所述扎口装置为袋口处的袋壁不完全切割而成,在袋口处将袋壁环状切割成宽5-10毫米的扎口带,扎口带保留10-30毫米与袋壁相连。直接将袋口处袋壁切割成与袋壁相连的扎口带,可以提高枇杷花序保护袋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使用较方便。
本发明的枇杷花序保护袋还可以是使用时呈袋状包裹枇杷花序的保护枇杷花序免遭冻害的其他保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枇杷花序保护袋示意图。
图1中:11--袋体,12--扎口装置,13--袋壁,14--生石灰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包括袋体和扎口装置,所述袋体由袋壁连接而成,袋壁包括外层塑胶涂层和内层保暖层,在内层保暖层上设置1个由无纺布制作而成的生石灰囊,生石灰囊中充填颗径0.5-1毫米的细小的生石灰颗粒;所述扎口装置设置在枇杷花序保护袋袋口处,为袋口处以袋壁不完全切割而成,在袋口处将袋壁环状切割成宽5毫米的扎口带,扎口带保留10毫米与袋壁相连。通过收扎扎口装置可以扎紧袋口,限制枇杷花序保护袋内外空气对流。
实施例2:
一种枇杷花序保护袋,包括袋体和扎口装置,所述袋体由袋壁连接而成,所述袋壁由三层构成,外层为聚酯塑料涂层,中间层为纤维保暖层,内层为布满小气孔的聚酯塑料涂层;所述纤维保暖层中夹裹颗径为0.5-1毫米的细小生石灰颗粒;所述扎口装置设置在枇杷花序保护袋袋口处,为袋口处以袋壁不完全切割而成,在袋口处将袋壁环状切割成宽10毫米的扎口带,扎口带保留30毫米与袋壁相连。通过收扎扎口装置可以扎紧袋口,限制枇杷花序保护袋内外空气对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生,未经王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绿茶银杏提取物复合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阴阳棚的热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