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60807.3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5712798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发明(设计)人: 李帆;朱宏斌;蒋光月;万水霞;武际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3/02 分类号: C05G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000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防虫 红薯 专用 复混肥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在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核桃蒲壳就是类似栗子的刺猬式外壳一样,包裹在山核桃外面的坚硬果壳。山核桃在炒制之前,必须先把外面的蒲壳脱掉,生产1斤山核桃籽约有4斤蒲壳。随着山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到收获季节,大量堆积的山核桃蒲壳渗漏出的黑色汁液具有很强的碱性和腐蚀性,对水源和土壤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作物生长,如何治理蒲壳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山核桃产区必须面对的一道环境保护难题。山核桃蒲壳主要无机成分有K、Ca,微量元素有Fe、Zn、Mn、Mg、Cu等,将其粉碎并添加配料后制成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增加地力的作用。同时蒲壳中还含有生物碱、酚类化合物、鞣质、皂甙、甾体和蒽醌类等可作为植物源农药的化合物,山核桃蒲壳的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蚜虫和地下害虫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目前市面上的蒲壳生产有机肥技术只是简单的把蒲壳作为有机质资源加以利用,而忽略了蒲壳中生物碱的杀菌、驱虫作用,降低了肥料产品的附加值。该技术重点在于开发一种包含氮、磷、钾、有机质、各类微量元素养分的同时,还兼具防虫、抗病能力的番薯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其成份包括:

蒲壳200-300份、尿素76-115份、磷酸一铵162-244份、硫酸钾336-504份。

进一步地,其成份包括:

蒲壳250份、尿素95.7份、磷酸一铵203份、硫酸钾420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硼砂10-20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硼砂15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硫酸锌10-20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硫酸锌15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释辛硫磷,缓释辛硫磷的用量为每份蒲壳配置0.03-0.1升。

进一步地,上述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的施用量为:50-100公斤/亩。

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将原料即蒲壳、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硼砂、硫酸锌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60-80目的颗粒;

(2)将粉碎后的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3)将搅拌混匀后的混合物进行造粒;

(4)将成粒物进行干燥、冷却、筛分;

(5)将缓释辛硫磷以微胶囊剂的形式对成粒物进行涂膜,制成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

进一步地,蒲壳选用蒲壳废弃物。

蒲壳:作为植物源杀虫剂,同时作为有机肥为红薯提供有机养分;尿素:提供红薯氮素营养,也可用其它化学氮肥如硫酸铵;磷酸一铵:提供红薯氮磷营养;硫酸钾:提供红薯钾素营养;硼砂:提供红薯硼营养;硫酸锌:提供红薯锌营养;缓释辛硫磷:高效低毒长效化学杀虫剂,造粒后涂膜用。

蒲壳中的生物碱在施入土壤后会逐渐的分解,在红薯生长的中后期对地下害虫的防止效果减弱。而辛硫磷作为长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对蛴螬等地下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缓释辛硫磷包膜来补充红薯生长中后期对地下害虫的防治能力。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实现红薯生长全过程的地下病虫害防治效果。

蒲壳在具有植物源杀虫较好的性能,同时本发明选用的均为废弃的蒲壳,因此在完成高效防虫的目的上,还实现了资源废物利用,循环利用的成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与使用效果,适宜于推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以蒲壳为主要原料进行直接利用,加入化学肥料配方经过粉碎、配料、混合、造粒、干燥、筛分、冷却等工艺制成颗粒肥料,然后用缓释辛硫磷喷涂,最后成品包装。应用该工艺生产的优点在于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蒲壳废弃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有利于增强产品的杀虫杀菌效果;其主要缺点在于蒲壳废弃物未经堆腐处理,腐熟度不易控制,造粒难度较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1:

一种蒲壳制备防虫型红薯专用复混肥,其成份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