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0695.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生;安毛毛;王元花;周鹤洋;姜远英;张开霞;张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4196;A61P3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氢黄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真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真菌 药物组合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真菌病,即由真菌引起的疾病。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核生物, 真菌可感染人体的不同部位。从临床的致病情况上看,真菌病可分为浅部真菌 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抗生素滥用等诸多的问题导致细菌和真菌间正常的菌 丛共生关系遭到一定的破坏;其次在临床应用器官移植手术也越来越多的在临 床开展,术后当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影响了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对真 菌的抵抗力降低以上问题令深部脏器的真菌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发严 重。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因。但是近年随着来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 用,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对氟康唑有耐药作用的菌株通常会对其他 唑类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作用,使得对于治疗白念珠菌的感染方面的临床药物选 择十分困难。因此,寻找抗真菌药物耐药逆转剂,提高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与现有药物产生协同的抗真菌作用,是一种提高目前现有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重 要方法。二氢杨梅素(1)、二氢槲皮素(2)、二氢山奈酚(3)和柚皮素(4) 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是来源于植物的天然产物,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未见有报道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 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真菌的药物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学 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药在制备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二氢黄酮 类化合物为二氢杨梅素、二氢槲皮素、二氢山奈酚或柚皮素,
二氢杨梅素的结构式为:
二氢槲皮素的结构式为:
二氢山奈酚的结构式为:
柚皮素的结构式为: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药在制备抗真菌 药物的增效剂中的应用,所述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为二氢杨梅素、二氢槲皮素、 二氢山奈酚或柚皮素。
所述的抗真菌药物为氮唑类抗真菌药物。
所述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为氟康唑。
所述的真菌为耐药白色念珠菌。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真菌的药物组 合物,所述的组合物中包含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 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药,所述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为二氢杨梅素、二氢 槲皮素、二氢山奈酚或柚皮素。
所述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为氟康唑。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供了二氢杨梅素(1)、二氢槲皮素(2)、 二氢山奈酚(3)和柚皮素(4)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药的用途 ——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组合。该类化合物可以与唑类抗真菌药物共同使 用,可提高耐药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实现逆转耐药作用,协同抗真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化合物(1)~(4)为本实验室分离制备得到。也可从商业来源上获得,如,但 不限于AldrichChemicalCo.(Milwaukee,Wis.)或SigmaChemicalCo.(St. Louis,Mo.)、百灵威化学等公司。
实施例1:化合物的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作用实验
应用棋盘式稀释法体外药敏实验测化合物(1)~(4)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 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