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及使用该传感器的脉象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298.4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福生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杆 第二传感器 杠杆 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一端连接 探孔 连接点 脉象仪 伸出 | ||
一种传感器及使用该传感器的脉象仪,所述传感器包括:外壳;至少一个探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面上;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及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本体及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本体,所述第一接触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本体、杠杆及第二接触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杠杆与所述第二接触杆的连接点到所述杠杆的支点的距离大于所述杠杆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本体的连接点到所述杠杆的所述支点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中医脉象诊测仪器一般使用的是单触头传感器,或者是分别对应人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分的三个单触头传感器,此两种传感器均不能实现人体脉管宽度上的多点同时取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包括:外壳;至少一个探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面上;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及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本体及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本体,所述第一接触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本体、杠杆及第二接触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本体,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杠杆与所述第二接触杆的连接点到所述杠杆的支点的距离大于所述杠杆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本体的连接点到所述杠杆的所述支点的距离;其中,探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之和。
上述的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触杆与所述杠杆为一体成型。
上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触杆及所述第二接触杆为圆柱体。
上述的传感器,还包括两个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上,且所述两个激光发射器以所述外壳的中轴为对称轴。
上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触杆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本体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二接触杆与所述杠杆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
上述的传感器,还包括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外壳外侧,用于连接固定其他外设设备。
上述的传感器,所述探孔排成一行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面上。
上述的传感器,还包括:
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及
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且以所述外壳的中轴为对称轴,与所述第一支架成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有凹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接触杆及所述第二接触杆穿过所述凹槽之后,再穿过所述探孔。
上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有支点固定部,所述支点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杠杆的所述支点相互配合固定所述杠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脉象仪,使用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能矩阵式多点同时采集脉象。能够传感器触头要能够适应人体脉管狭窄的特点,各触头独立工作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干扰。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各微型传感器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得结构使用中保证灵敏度没有较大损失,最终解决将微弱和不易分辨的脉象信息变得更易于辨别。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局部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福生,未经郭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人心率监护定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带吹风干燥装置的拖布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