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旋片真空泵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751.X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瑞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18/344;F04C25/02;F04C2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旋片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旋片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的种类非常多,按工作原理分,有变容式真空泵、动量传递式真空泵、蒸汽 流真空泵、气体捕集真空泵等大类,其中变容式真空泵是指“通过机械运动连续地改变泵腔 的容积达到抽气和排气目的的真空泵”,变容式真空泵又可细分为往复式活塞泵、旋片式真 空泵、滑阀式真空泵、罗茨泵等多种形式。传统的变容式真空泵通常需要在泵腔内使用油或 其它液体以起到密封和润滑运动部件的作用,这些油或液体会在泵腔中挥发变成蒸汽,通 过管道进入真空系统形成“油蒸汽污染”。伴随着半导体工业、电子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 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迫切需要“无油蒸汽污染的清洁真空”。为满足这种需要,世界各国相继 研制出了多种“泵腔内不使用任何油类或液体”的干式真空泵。
如图1所示为现有干式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干式旋片真空泵的转子偏心地置于 泵壳内,上端贴近泵壳上壁,形成进排气口间的密封。当电动机带动转子转动时,旋片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贴紧泵壳的内壁,在泵壳内形成多个空腔,进气口侧的空腔容积随着转子的 转动而增加,产生真空而吸气;排气口侧的空腔容积随着转子的转动而减小,产生压力而排 气。
现有的干式旋片真空泵存在以下缺点:
1、旋片在工作时与泵壳内壁剧烈摩擦,易损伤旋片和泵壳,影响使用寿命,发热量也较 大;因为同样的原因,为避免泵过快损坏,转子的转速受限,泵的抽速也受到限制;
2、旋片通常采用具备自润滑功能的碳素材料制作,成本较高;而且自润滑材料制作的 旋片在运转中会快速磨损,在泵腔内形成粉末,造成污染;
3、旋片靠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贴紧泵壳内壁,由于转速不能太高,所以离心力有限,贴 合不紧密,密封不好,因而泵的真空度不高;
4、旋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顺着转子中的槽滑向 泵壳内壁,另一方面受到泵壳内壁的摩擦阻力,在这两个力的综合作用下,旋片容易卡在转 子槽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旋片真空泵,解决目前的干式旋片真空泵容易导 致旋片和泵壳受损,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旋片转动时离心力有限,导致泵的真空度不高的问 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旋片由于受到泵壳内壁的摩擦阻力,容易卡在转子槽 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高干式旋片真空泵的抽气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式旋片真空泵,包括泵体以及往复式传动机构,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 口和出气口,泵体内设有分隔结构以及与往复式传动机构联动的旋片,分隔结构与旋片之 间形成多个容积可变的腔室。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泵体包括圆筒状的泵壳以及将泵壳的两侧密封的 前盖和后盖,所述泵壳内设有转子以及套接在转子上的旋片,转子与往复式传动机构联动, 分隔结构设置在泵壳内壁上,转子在前盖、后盖的作用下固定在泵壳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片的两端与泵壳的内壁的间隙为0.05~0.1mm。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隔结构包括左隔离腔体和右隔离腔体,转子设置 在左隔离腔体和右隔离腔体之间;
所述左隔离腔体与泵壳、旋片、前盖、后盖一起构成左上腔室和左下腔室,所述左隔离 腔体包括左进气腔和左出气腔,左进气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带单向阀的左进气口,左出 气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带单向阀的左出气口,左上腔室和左下腔室均与左进气腔、左出 气腔连通;
所述右隔离腔体与泵壳、旋片、前盖、后盖一起构成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所述右隔离 腔体包括右进气腔和右出气腔,右进气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带单向阀的右进气口,右出 气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带单向阀的右出气口,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均与右进气腔、右出 气腔连通;
所述左上腔室、左下腔室、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为四个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前盖和后 盖上设有与左进气腔、左出气腔、右进气腔、右出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瑞,未经赵文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