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631.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木旺;林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王良财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夜 设计 两用 镜头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芯 片以及设置于镜头内部或设置于镜头前端或设置于镜头与芯片之间的滤光片切 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上设有分别用于白天和晚上的滤光片一(C1)和滤光 片二(C2),所述滤光片一(C1)和滤光片二(C2)与光轴相垂直且能分别切换 至光轴的位置用于滤除不同波段的光,所述滤光片一(C1)为能滤除红外光的 红外光截止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二(C2)为能滤除可见光的可见光截止滤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滤光片一(C1)和滤光片二(C2)的厚度不同使得镜头在白光环境和 在近红外环境的光学后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滤光片一(C1)的厚度为0.35mm,所述滤光片二(C2)的厚度为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B1)、第二透镜(B2)、 第三透镜(B3)、第四透镜(B4)和第五透镜(B5),所述第一透镜(B1)为双 凸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B2)为凸凹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B3)为凹凸正 透镜,所述第四透镜(B4)为双凹负透镜,所述第五透镜(B5)为双凸正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B3)和第四透镜(B4)组成消色差负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还包括变倍镜组、补偿镜组以及 用于调节补偿镜组位置的电动调节装置,所述电动调节装置能根据对应的变焦 曲线调节补偿镜组相对变倍镜组的位置以使日夜两个状态下镜头的最佳成像位 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还包括镜头移动装置,所述镜头 移动装置能移动镜头和芯片的相对位置以使日夜两个状态下芯片均在镜头的最 佳成像位置上。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日夜两用镜头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镜 头内部或镜头前端或镜头与芯片之间设置一个滤光片切换器,在所述滤光片切 换器上设有分别用于白天和晚上的滤光片一(C1)和滤光片二(C2),所述滤光 片一(C1)和滤光片二(C2)与光轴相垂直且能分别切换至光轴的位置用于滤 除不同波段的光,所述滤光片一(C1)为能滤除红外光的红外光截止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二(C2)为能滤除可见光的可见光截止滤光片;当白天使用所述日 夜两用镜头系统时,将滤光片一(C1)切换到光轴上,滤除红外光;当晚上使 用所述日夜两用镜头系统时,将滤光片二(C2)切换到光轴上,滤除可见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一(C1)和滤光 片二(C2)采用不同的厚度,使得镜头在白光和在近红外环境的光学后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中设置变倍镜组、 补偿镜组以及用于调节补偿镜组位置的电动调节装置,然后根据对应的变焦曲 线利用电动调节装置调节补偿镜组相对变倍镜组的位置以使日夜两个状态下镜 头的最佳成像位置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 夜两用镜头系统中设置镜头移动装置,然后利用镜头移动装置移动镜头和芯片 的相对位置以使日夜两个状态下芯片均在镜头的最佳成像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6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