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眼对Cd的吸收及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539.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眼 cd 吸收 分布 特性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龙眼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眼对Cd的吸收及分布特性的 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提高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而不断增加化肥和农药的 投入量;为了缓解并解决水资源紧张而采用的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系统;为提 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施用的污泥和生活垃圾以及工矿企业废弃物的排放等等, 这些过程和措施都使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累积量逐渐增加,最终招致土壤环 境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限制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重大障碍之一。
Pb和Cd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极易被植物吸收,并在根、 茎、叶及果实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龙眼作为我国特产名 果,也是福建省水果支柱产业之一,研究Pb和Cd在果树体内的累积和分布规 律,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果树对Pb和Cd的吸收和富集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准确的、有效的龙眼对Cd的吸收及 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龙眼对Cd的吸收及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五组三年可开花结果的松风本龙眼分别为A、B、C、D、E组, 每组分别为五到十株松风本龙眼,放入培养土中培养,所述培养土为pH值6.5、 Cd的含量0.435mg/kg、有机质含量12.1g/kg的沙壤土;
步骤二、6到7月份对A、B、C、D四组培养土分别进行浇灌氯化镉溶液 处理,氯化镉溶液浓度分别为A:400mg/kg、B:200mg/kg、C:100mg/kg、D: 50mg/kg,每天浇灌250mL,维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对于E组培养土进行浇灌 纯水处理,每天浇灌250mL,维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步骤三、五组龙眼结果后,分别采集五组龙眼上的枝叶样品、根样品以及 果肉样品,将果肉样品直接烘干至恒重、磨碎,备用,将枝叶样品和根样品冲 洗干净,100-110℃杀青25-35min,烘干至恒重,磨碎,备用;
步骤四、将磨碎后的枝叶样品、根样品以及果肉样品,分别制成待测液, 并分别检测待测液中的Cd的浓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氯化镉溶液对龙眼的浇灌,探明龙眼对Cd吸收和 分布的特点,以重金属Cd为研究对象,摸索在果树不同器官组织的累积规律, 为龙眼无公害生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分析树体中Cd重金属的含量情况,以便 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保证无公害龙眼的生产,本检测方法简单、准确、有效、 科学、可行性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步骤三中采集五组龙眼上的枝叶样品分 为结果枝叶样品和营养枝叶样品,结果枝叶样品和营养枝叶样品分别为结果枝 叶和营养枝叶由顶部往下取第2对复叶的第2或第3对小叶。如此,分别研究 结果枝叶和营养枝叶,使龙眼对Cd的分布研究更加精准、完善、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步骤三中采集五组龙眼上的根样品为直 径lmm左右的细根。如此,使用细根为根样品,更容易进行研磨,提高检测方 法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步骤三中采集五组龙眼上的果肉样品为 大小一致的成熟果。如此,使用成熟果为果肉样品,我们在食用过程中均食用 的是成熟果,使用成熟果检测是准确的,具有代表性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步骤五中将磨碎后的枝叶样品、根样品 以及果肉样品分别制成待测液,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取磨碎后的枝叶样品、根样品以及果肉样品0.5g,置于聚四氟乙烯消 解内罐内,加入5mL硝酸,盖上密封碗,放入消解外罐内,旋紧盖子,放入微 波消解仪内进行消解,消解结束后,取出消解罐,待外罐压力下降后,取出内 罐,用双蒸水冲洗内罐内壁和密封碗,定容至50mL,并移入塑料瓶中备用,作 为测定的待测液。如此,通过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使样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和硝 酸产生化学反应,更好的溶解样品中的Cd,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其消解过程包括:
S1、在2MPa的压力下,运行时间1min,
S2、在8MPa的压力下,运行时间1min,
S3、在10MPa的压力下,运行时间1min,
S4、在15MPa的压力下,运行时间4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端水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准确高效的环保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