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口服的EPA O/W型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298.2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广;高尚;段建利;陈澍;张志海;孙玉洁;王颖;赵小曼;郑昊;鲁志鹏;卫乐红;罗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欧米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202;A61P7/02;A61P25/00;A61P9/10;A61P3/06;A23L33/12;A23C9/13;A23L2/5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口服 epa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口服的EPAO/W型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产品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背景技术
EPA(Eicoeapentaenoicacid,二十碳五烯酸)属于ω-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EPA具有以下功效:(1)协助肥胖患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保持血液高度的流动性,抑制不正常血液凝集,有效预防中风、心肌梗塞和血栓的形成;(2)协助清除附着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与硬化斑,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下降,维持血管良好的弹性与通透性;(3)协助脂肪代谢不良的人,降低三酸甘油脂,避免脂肪堆积,进而预防动脉硬化、末梢血管阻塞破坏等情况的发生。
EPA主要来源于鱼油。鱼油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20%-3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30%-60%,EPA和DHA的含量占10%-20%,另外还含有很少量的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可升高人体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加重人体代谢负担;单不饱和脂肪酸属于脂肪,不能起到免疫营养支持与治疗的作用;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与EPA和DHA存在竞争相同代谢酶的关系,会减少人体对EPA和DHA的吸收利用。因此,对于EPA的利用,都必须尽量提高其含量。
由于EPA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五个双键,因此,EPA对环境中的光线、氧气等因素以及加热等,都极为敏感,上述因素都很容易使EPA发生氧化。EPA氧化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含量的降低,影响其功效。此外,EPA氧化后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可忽视。EPA氧化后产生的丙二醛可使蛋白交联,从而使肌肉失去弹性,黑色素增多;EPA氧化产生的自由基有致癌作用;EPA氧化产生的脂类氧化物还可使心血管粥样硬化,损失血管内壁,使之变脆,从而导致高血压和脑溢血。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含EPA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大多以胶囊或粘稠乳液的形式出现,而且由于EPA含量的问题,每天需要多次服用,使用不方便。此外,胶囊对特殊人群来说,存在吞咽苦难的问题;粘稠乳液的口感有待改进,顺应性不好。
中国专利CN1345588公开了“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微胶囊形式提高EPA稳定性,但由于使用辅料较多,EPA含量并没有明显提高,而且制备过程中的高温喷雾干燥加速了EPA的氧化。
中国专利CN101991534公开了“EPA酯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制造方法”,通过高压均质乳化提高EPA的稳定性,但由于注射液自身使用的局限性,以及可能给病人造成的不适应性,如局部红肿疼痛等,使其使用范围大大受限。
中国专利CN104000212公开了“一种EPA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乳化剂、脂质材料制得液态油相,采用脂质纳米粒负载EPA保护其不被氧化,但使用辅料较多,且脂质材料采用的油相,增加了肝脏代谢负担。
纳米乳液(nanoemulsion)又称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纳米乳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包油型纳米乳(O/W)、油包水型纳米乳(W/O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B.C)。水包油型纳米乳(O/W)与普通乳液相比,外观透明,稳定性好,可以掩盖不良气味,而且营养成分高度分散,利于吸收,大大提高了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对于以EPA为主要成分的药品、食品、保健品,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专利CN102552328公开了“一种鱼油复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均相微乳液,粒径小于100nm。该专利使用的原料为鱼油,并未对鱼油各组分含量做进一步说明,而且鱼油在整个处方中的含量很低(约8%),DHA和EPA能否起到预期的功效不得而知。从其实施例可以看出,使用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的混合,但并未说明吐温的用量,而作为口服纳米乳,吐温的含量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中国专利CN102178231公开了“一种鱼油微乳的制备方法”,所得微乳的粒径范围为8-50nm,平均粒径为20nm。该专利中使用的鱼油为“市场上销售的任一种鱼油”,同样存在有效组分EPA和DHA含量低的问题,DHA和EPA能否起到预期的功效不得而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欧米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欧米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