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高压舱仿真检测现场在线远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880.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史佑;俞祖英;吴志星;徐著华;郭兴伟;陈再玉;唐孝龙;蒲志林;段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高压 仿真 检测 现场 在线 远程 装置 | ||
一种深海高压舱仿真检测现场在线远程检测装置,包括:远程监控装置、通讯服务基站、数个外部检测平台及数个内部检测平台,其中,该通讯服务基站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驱动模块、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及数据通讯端子,其中,驱动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及地址编码模块电气连接;且数据存储模块另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气连接;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并联,并分别与相应的数据通讯端子电气连接;数据通讯端子分别与数个内、外部检测平台和远程监控装置电气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深海高压舱试验数据及试验过程的远程监控问题;提高了深海高压舱仿真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海高压舱仿真检测现场在线远程检测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深海研究工作的发展以及对深海资源开发的需要,对各类用于深海作业的设备需求量十分巨大,但是,由于在深海环境中往往水压较高、且易受到洋流、海洋生物等因素影响,因此,对于深海所使用的各类设备均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为了提高检验的效率,降低检验成本,往往是通过深海仿真高压舱来模拟深海环境对设备进行深海环境下的运行检验工作。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深海高压舱设备在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及在深海高压舱内部各种信号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时,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深海高压舱内部各种信号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别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无法根据使用需要有效地获取特定位置或更为精确的数据;同时,还无法对深海高压舱外部的试验环境及深海高压舱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地监控,因此,不仅容易造成试验数据采集工作精度相对不足,而且,这些数据采集工作也往往仅限于对深海高压舱内部数据的采集。
2.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忽略深海高压舱自身结构变化,因此,导致试验事故发生,因此,试验安全性相对较差;与此同时,由于在进行深海高压舱试验数据及试验设备操控时,操控平台往往需要设立在试验场地现场,不仅容易导致试验操控工作易受试验场地环境影响,而且,也不利于试验工作进行远程在线作业,给后续的数据汇总等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深海高压舱仿真检测现场在线远程检测装置,其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深海高压舱进行仿真,解决了对深海高压舱各项试验数据及试验过程的远程监控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深海高压舱仿真试验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有助于获得更加全面可靠的试验数据及试验现场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深海高压舱仿真检测现场在线远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监控装置、通讯服务基站、数个外部检测平台及数个内部检测平台,其中,该通讯服务基站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驱动模块、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及数据通讯端子,其中,驱动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及地址编码模块电气连接;且数据存储模块另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气连接;系统内通讯模块、系统外通讯模块并联,并分别与相应的数据通讯端子电气连接;数据通讯端子另通过网络分别与数个外部检测平台、数个内部检测平台和远程监控装置电气连接。
所述外部检测平台包括:环绕深海高压舱轴线分布在实验场地地面上的数条滑轨、配合安装在数条滑轨上的移动基座、垂直安装在移动基座上的数根升降立柱、与数根升降立柱连接的机械臂及检测装置。
所述内部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检测装置,其中,机械臂的末端与基座铰接,机械臂的前端与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设有:数据采集通讯模块,该数据采集通讯模块分别与网络摄像头、超声波探伤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漏电检测装置电气连接,且数据采集通讯模块另通过通讯网络与通讯服务基站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