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823.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兵;刘鹰;翟峰;吕英杰;许斌;曹永峰;李保丰;张庚;岑炜;袁泉;卢艳;徐文静;周琪;付义伦;冯占成;任博;孙志强;杨全萍;孔令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智能 电表 仓储 管理 射频 识别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方法包括:(1)利用仓库边界的阅读器收集仓库监测区域中待定位智能电表的能量强度及布置于所述仓库监测区域的等分网格顶点上的虚拟参考标签的能量强度;(2)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邻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3)根据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对所述虚拟参考标签样本的能量强度的隶属度,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最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4)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最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的能量密度;(5)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低复杂度,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力行业的改革和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为了保障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安全,电力资产管理水平在逐步提高,电力计量仓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在电能表计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电能表计仓储管理的质量,为建设一流的电力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做了铺垫。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系统是一个实时地按照运作业务规则和运算法则,对信息、资源、行为、存货和分销运作进行更有效管理的系统。为了提高仓储物流中心的运行效率,获取设备位置信息是系统运作不可或缺的环节。红外线技术由于其视距传播特性使得被监测需要与阅读器处于一条直线上,而且红外线定位精度难以满足室内定位要求,超声波定位技术需要大量底层硬件支撑,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影响明显,无线局域网的定位精度通常在3m-30m左右,同样难以满足室内定位需要。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的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较同类技术更符合要求。在室内,其本身具有的非视距,免接触以及高速识别等特性使其很快取代由于室内遮蔽干扰而势微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在通常的射频识别室内定位算法中,如典型定位算法LANDMARC,采用定点放置阅读器和铺设实际参考标签为主,以阅读器接受参考标签信号强度值反映标签物理位置关系,其室内无线传播模型为以阅读器为中心的圆或椭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障碍物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条件,使得无线传播模型并不为规则图形,实测接受信号强度在反映距离关系上,与理想情况相比有误差,从而降低了此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多阅读器扇形重叠的模型,但是对于阅读器本身配置和数量的要求较高,成本增加显著。又因为阅读器在接收标签信号强度的同时能同时显示到达相位数值,而到达相位的叠加噪声呈加性易于滤除,因此提出了利用POA的室内定位算法,但当发射信号频率过高,测距范围将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低复杂度,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特点的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面向智能电表仓储管理的射频识别定位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1)利用仓库边界的阅读器收集仓库监测区域中待定位智能电表的能量强度及布置于所述仓库监测区域的等分网格顶点上的虚拟参考标签的能量强度;
(2)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邻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
(3)根据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对所述虚拟参考标签样本的能量强度的隶属度,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最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
(4)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最近的虚拟参考标签样本的能量密度;
(5)确定所述待定位智能电表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