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高清数字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504.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辉;林铠鹏;江楚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545 | 分类号: | H04N21/4545;H04N21/454;H04N21/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码率 传输 方法 装置 以及 数字电视 | ||
本发明适用于数字电视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接收高码率传输流;根据用户配置的过滤条件,对高码率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进行过滤,得到低码率传输流;传输低码率传输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现有技术中提高传输效率的技术无法适用于机卡分离方式中的技术问题,采用过滤传输流包的方式,使得高码率传输流能够简单、快速地转变为低码率传输流,从而大大提高传输带宽的利用率,而且整个转变过程能够在用户观看时同步进行,尤其适合于数字电视一体机等机卡分离方式的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高清数字电视。
背景技术
数字图像通信的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此对应基于MPEG2_TS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标准的建立更是加速了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大规模应用。随着国内外从模拟电视整转到数字电视平台,数字电视终端技术不断演进以满足各地方运营商需求,其中基于PCMCIA的机卡分离方案秉承“一机通用,机卡分离原则”,已成为一种解决不同地方运营商差异化需求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案。随着技术不断演进,基于USB的机卡分离方案也逐渐被广大运营商接受。
近几年,高清数字电视终端是电视生产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高清晰度必然带来数据码率非常高的TS(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包,随着数字电视终端用户对节目画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TS数据传输技术推进,单路TS码流甚至可以高达150Mbp,这给终端机卡分离方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在传输带宽相对固定的情况,提高传输效率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改变码率,将高码率的TS通过编码、解码、转码、再编码的步骤转变为低码率的TS;二是改变大小,将完整的高码率TS包分割成一定长度的若干小TS包进行传输。前者虽然能够实现高码率与低码率的转换,但是在改变码率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中断,则非常容易导致数据的丢失,因此,前者很难运用在机卡分离方案上;而后者虽然能够提高传输带宽的利用率,但是分割再整合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硬件资源,使得数字电视广播时有较长时间的停顿,给用户的观看体验带来影响。
综上可见,现有技术存在传输带宽的利用率低、无法在机卡分离时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方法,旨在解决传输带宽利用率差、无法在机卡分离时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接收高码率传输流;
根据用户配置的过滤条件,对高码率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进行过滤,得到低码率传输流;所述过滤条件具体包括过滤参数和过滤方式;所述过滤参数用于标识传输流包,所述过滤方式包括白名单过滤和黑名单过滤;所述根据用户配置的过滤条件,对高码率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进行过滤,得到低码率传输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逐一判断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是否符合过滤参数;
当所述过滤方式为白名单过滤时,保留符合所述过滤参数的传输流包、丢弃不符合的传输流包;
当所述过滤方式为黑名单过滤时,丢弃符合所述过滤参数的传输流包、保留不符合的传输流包,
传输低码率传输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码率传输流的传输装置,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高码率传输流;
过滤单元,用于根据用户配置的过滤条件,对高码率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进行过滤,得到低码率传输流;所述过滤条件具体包括过滤参数和过滤方式;所述过滤参数用于标识传输流包,所述过滤方式包括白名单过滤和黑名单过滤;所述过滤单元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