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皮石斛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8426.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105;A23P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涛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皮 石斛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皮石斛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含有多糖、芪类、生物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刺激造血、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降血糖、生津等多种生物活性。野生铁皮石斛一般生于海拔在1600米左右的山地、且气候温暖湿润和半阴半阳条件下。野生铁皮石斛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铁皮石斛是在我国已经实现了人工栽培、产量逐年上升。铁皮石斛鲜品相比深加工后产品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而且铁皮石斛中所富含的有效成分也更易于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由于铁皮石斛自然繁殖率极低,再加上人们长期无节制的采挖,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只有通过组培快繁育苗,实施人工栽培生产,才能保障铁皮石斛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到目前为止,对于铁皮石斛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与吸收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这一名贵药材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中药颗粒剂是指中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颗粒状剂型。中药颗粒剂是结合汤剂、酒剂和糖浆剂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剂型,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特点,还可掩盖某些中药的苦味。也可以说“中药颗粒剂是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及剂型改革研究的进展,是依据中医药理论临床应用需要,而对中药材及中药材饮片进行特殊加工的一种便于携带和服用的疗效显著增高的新剂型”。开始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其携带服用方便,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药生产工业中曾以年递增41.9%的速度发展。
中药颗粒的提取、浓缩、干燥、辅料选择、制粒方法和粒度选择等都应该进行优选和详细的研究。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既要体现中医药理论指导的自身特色,还要保留中药传统制剂合理的本质、注意成分和疗效的密切相关性等,所以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关键的问题是对原药材的提取技术研究和干燥技术研究。
提取是从药材原料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内在质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及GMP的实施。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从传统制剂原粉成型的丸、散到浸提型制剂如颗粒剂、浸膏片、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的兴起和发展,是半个世纪来中药制剂进步的特征,属于从传统制剂进入改进制剂的时期。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要体现中医药理论指导的自身特色,要尽可能保留中药传统制剂合理的本职,注重成分和疗效的密切相关性等诸方面,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和选择是十分重要,也是相当复杂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皮石斛颗粒剂,原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组成:铁皮石斛18-30份、茯苓35-48份、人参9-20份、枸杞子5-17份、山药18-32份、薏苡仁19-33份。
进一步说明,原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组成:铁皮石斛20份、茯苓38份、人参10份、枸杞子15份、山药20份、薏苡仁25份。
进一步说明,一种铁皮石斛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皮石斛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晾干后切成长度为0.2-0.6cm的铁皮石斛小段;
(2)将铁皮石斛小段浸泡水中,浸泡时间为5小时;
(3)将铁皮石斛小段放入水中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为2小时,温度为100-120℃,得滤渣A和滤液A;
(4)将滤渣A茯苓、人参、枸杞子、山药和薏苡仁放入水中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为1小时,温度为95-120℃,得滤渣B和滤液B;
(5)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搅拌,过滤后倒入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得浓缩浸膏,温度为:60-75℃,真空度为:0.07-0.09MPa,
(6)将浓缩浸膏置于超声波紫外线下杀菌;
(7)在浓缩浸膏中加入质量为浓缩浸膏环糊精,喷雾干燥成浸膏粉;
(8)干法制粒,过筛整粒即得铁皮石斛颗粒。
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能。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主要含有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菲类和少量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