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巧板拼图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243.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杨家廷;郭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F9/10 | 分类号: | A63F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图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巧板拼图及其切割方法。巧板拼图的拼图区域为正方形,被切割成多个拼块;正面为任意一种完整图案;拼块反面相同标记的拼块可以拼成至少两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所述拼块的面积之和。任意2个或2个以上不同标记的小正方形均可按照一定规律拼合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面积等于所有小正方形面积之和。将传统的拼图方式和变化多样的巧板类游戏结合起来,游戏形式多样化且内容丰富,并且直观地与数学中基本而重要的勾股定理相联系,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之处,进而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巧板拼图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将传统拼图和巧板拼图相结合的拼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拼图游戏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传统的平面拼图和巧板拼图。现代的拼图大都以硬纸板为制造材料,因而成本更加低廉,制作工艺也更为简单。拼图的图案是于切割前粘贴在纸板表面上的整幅的美术印品,画面的内容可以为放大的摄影作品、绘画,或者其他种类的平面艺术品。贴图后的纸板被送入专门的压印机床,该中机床上装配有按预定团组和的钢制刀具组,纸板经机床强力冲压后将被刀具组切断成零片。但是绝大多数拼图都是将图案切割成多个相等大小的凹凸块,这样的拼图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变化性,拼过一次之后就失去了游戏性,不仅浪费了材料,也难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近也出现了一些块状的拼图,每个方块的各个面上都设有图案,难度也比传统的平面拼图有所增加,而且也更富于变化性,但是,其仍然只是针对传统平面拼图的改良,每组拼图的变化仍然很受限制。
而巧板是汉族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秀智力玩具代表作。比较典型的有七巧板和十五巧板,此外,还有四巧板、五巧板、九巧板、十巧板、十二巧板、十四巧板、十六巧板、百巧板等,这些巧板根据巧板数量的不同,形状也多有区别。其中,十六巧板是著名游戏专家秦立新发明的新型巧板,曾经获得国家发明奖。
不同巧板虽然由不同数量的巧板组成,但该类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则是千变万化,同一个巧板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平面或立体图形,可以培养儿童对基本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和创造力。但是传统的巧板外观单调,且很少能够从数学思维上给人留下更多的思想与启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趣味性、益智性及科学性于一体的巧板拼图及其切割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巧板拼图,所述巧板拼图的拼图区域为正方形,拼图区域被切割成多个拼块;所述巧板拼图的正面、反面均可拼图,正面原始图案为任意一种完整图案,如卡通画、风景、人物等;所述拼块的反面设有标记,相同标记的所述拼块可以拼成至少两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相等或不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所述拼块的面积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标记可以为颜色标记、图片标记、文字标记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拼块可以拼成平面图或立体图。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正方形切割方式依照刘徽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分割。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拼块为纸质、木质、塑料、不锈钢等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巧板拼图为五巧板、七巧板、十一巧板、十六巧板和百巧板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巧板拼图的切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边长为X、设有标记的小正方形KLOQ,边长为Y、设有另一标记的小正方形STO’R,小正方形KLOQ的其中一个顶点O与小正方形STO’R的一个顶点O’重合,小正方形KLOQ的一条边OL与小正方形STO’R的一条边O’R部分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普体验智能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步伐速度建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