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197.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液晶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基板,用于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内设有一聚苯胺薄膜。本发明所述的玻璃基板利用聚苯胺良好的导电性与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弧光现象及凹陷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基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平板显示器,已经逐渐成为各种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所广泛应用具有高分辨率彩色屏幕的显示器。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外观设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液晶显示器的厚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现如今已成为新一代的主流显示器。在传统的TFT-LCD大规模制造过程中,一般先大块玻璃基板进行阵列制程(Array制程)或彩色滤光片制程(CF制程),然后再进行切割。但在Array制程中,在金属成膜后会有较大的几率发生弧光现象(arcing现象)。并且,由于消费者对于显示器的轻薄需求激增,为了减小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在Cell制程中往往采用氢氟酸(HF)对玻璃基板进行薄化,较易形成凹陷(dimple)问题,造成不良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玻璃基板,在满足轻薄需求的同时,有效防止弧光现象和凹陷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在所述玻璃基板中形成一层聚苯胺薄膜。在本发明中,利用聚苯胺良好的导电性与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弧光现象及凹陷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用于液晶显示器。所述玻璃基板内设有一聚苯胺薄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包括:上玻璃层和下玻璃层,在所述上玻璃层和下玻璃层中贴合一聚苯胺薄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玻璃层与下玻璃层的厚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的。优选地,所述上玻璃层与下玻璃层的厚度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玻璃层与下玻璃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而设计,作为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上玻璃层与下玻璃层的厚度是相同的,且厚度范围为0.1μm~0.3μm。更优选地,所述上玻璃层与下玻璃层的厚度为0.2μ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聚苯胺薄膜的厚度范围为100nm~200nm。更优选地,所述聚苯胺薄膜的厚度为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60nm、170nm、180nm、190nm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以真空贴合工艺在玻璃基板中形成一聚苯胺薄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在一真空锡槽内流入液态玻璃;步骤S20、将一聚苯胺薄膜贴合至所述步骤S10的液态玻璃;步骤S30、破真空后待所述步骤S20的液态玻璃固化,获得一一面贴合所述聚苯胺薄膜的上玻璃层;步骤S40、恢复真空状态,在所述真空锡槽内流入液态玻璃;步骤S50、将步骤S30获得的所述上玻璃层的聚苯胺薄膜表面贴合至所述步骤S40的液态玻璃;步骤S60、破真空后待所述步骤S50的液态玻璃固化,获得一中间贴合所述聚苯胺薄膜的玻璃基板。
本发明的上述玻璃基板可以应用于玻璃基板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上述玻璃基板可以应用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1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